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會陰側切後應該如何養護

會陰側切後應該如何養護

領育網的專家介紹, 分娩後, 採用會陰側切輔助的, 由於會陰切口處位於尿道和直腸之間, 極易受尿液和糞便的污染, 加之產後血性惡露較多, 血液容易成為細菌的最好培養皿, 並且新媽媽體虛, 容易引發感染。 因此領育網的專家提醒, 在產後要注意多做一些自我防護。 特別是夏天, 天氣熱, 細菌多, 切後保養尤其重要。

Advertisiment

一、保持清潔


不論是自然撕裂, 還是切開的傷口, 一般都可在3~5天癒合, 每天要用溫開水沖洗2次;為防止傷口污染, 每次便後應清潔外☆禁☆陰;大便後切忌由後向前擦, 應該由前向後, 還須再次沖洗;注意勤換衛生護墊, 避免濕透, 浸濕傷口。


二、如何排泄


新媽媽應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產後應多補充水分, 每天喝足2000ml, 另外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青菜和水果), 避免便秘。 如果新媽媽產後便秘, 在解便時用力過大, 容易影響傷口的癒合。

Advertisiment


新媽媽發生便秘時, 不可屏氣用力擴張會陰部, 可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潤滑, 尤其是拆線後頭2~3天, 新媽媽應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部和臀部, 然後坐在馬桶上, 以有效地避免會陰傷口的裂開。


三、如何坐臥


新媽媽在坐立時身體重心儘量偏向右側, 既可減輕傷口受壓而引起的疼痛, 也可防止表皮錯開;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進行過側切的新媽媽不宜在拆線當日出院, 因為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的當天, 回家後傷口裂開會給保養帶來很多麻煩。


產後最初幾天, 新媽媽宜採取右側臥位, 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 不致內積而形成血腫, 影響癒合。 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

Advertisiment
日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待4~5天后傷口長得較為牢固, 並惡露難以流入時, 便可採取左右輪換臥位;注意會陰切口的情況, 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 且越來越劇, 應馬上與醫生聯繫, 及時進行處理。


四、感染就醫


在產後, 新媽媽會出汗多、有惡露、陰☆禁☆道的產傷或剖宮產的傷口容易出現感染, 新媽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預防性抗生素, 一旦出現感染跡象, 醫生會及時拆除縫線, 以利膿液流出;局部採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應在產後7天后進行), 每天2次, 每次10~15分鐘至水溫變涼, 或用清熱、解毒、散結中藥煎液清洗傷口。 新媽媽如廁、洗完澡後, 應用面紙輕拍會陰部, 保持傷口的乾燥與清潔。


傷口水腫時, 在拆線前縫合線很緊,

Advertisiment
疼痛持續不減。 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酸鎂紗布進行局部濕熱敷, 每天2次;熱敷時, 新媽媽應儘量將臀部抬高一些, 利於體液回流, 減輕傷口水腫和疼痛。


五、癒合後保養


產後1個月內, 新媽媽不要提舉重物, 也不要做任何耗費體力的家事和運動。 在產後6周內, 應該禁止性行為。


多散步、爬樓梯和練習呼吸法等, 都可以加強肌力, 幫助生產, 有效地避免側切。 通常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 准媽媽每天可以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煉, 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 選擇一些按摩油, 例如純的菜籽油, 或者水溶性的潤滑劑, 用你的拇指和手指把按摩油塗在會陰周圍。


以上就是領育網專家介紹的會陰側切後產婦應該怎麼做好養護,

Advertisiment
儘早的癒合, 有利孕婦的行走和胎兒的哺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