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之後, 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 尤其是選擇剖腹產的新媽媽, 在產後更應該有一個恢復期, 可是產後身體帶來的諸多不適, 讓新媽媽很是煩惱, 其中後宮縮痛、便秘痔瘡等, 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那麼在月子期間該如何防範呢?
苗苗媽剛剛生產完, 苗苗爸不放心地看護著。 “老婆, 你怎麼發熱了?”苗苗爸拿起體溫計, 給苗苗媽一測體溫, 不得了了, 37.8℃。 苗苗爸趕緊把醫生找來。 醫生很無奈地跟他說:“這是正常現象, 放心, 用不了多久就會自己降溫的。 ”苗苗爸摸摸鼻子尷尬地說:“啊, 我好像聽人說過, 一時忘記了。
Advertisiment
產褥期是各種疾病的傳播期, 產婦因為分娩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各種疾病也就紛至遝來, 比如產後貧血、乳汁少、乳腺炎、子宮炎、筋骨疼痛、腰酸、頭痛、腹瀉、便秘等。 這時產婦不必驚慌, 很多病症都是正常現象, 只要調理得當就沒有問題。 下面介紹一下屬於正常範圍內的不適症狀:
產後身體不適
一是體溫略高
在剛分娩後的24 小時, 產婦的體溫會略有升高, 一般不超過38℃。 在這之後, 產婦的體溫大多會恢復到正常範圍內。 由於子宮胎盤迴圈的停止和臥床休息, 產婦脈搏略為緩慢, 約每分鐘60 ~ 70 次, 呼吸每分鐘14 ~ 16 次, 血壓平穩, 變化不大, 如果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 血壓則會明顯下降。
二是產後宮縮痛
Advertisiment
分娩第一天, 子宮底大約在平臍或臍下一指左右(子宮大約在產後10 天降入骨盆腔內)。 剛分娩後, 產婦會因為宮縮而引起下腹部陣發性疼痛, 這叫做“產後宮縮痛”, 一般在2 ~ 3 天后會自然消失。
三是會陰傷口疼痛
因部分初產婦會陰擴張性較差或者胎兒過大等原因需要進行會陰側切術。 即使無會陰側切, 胎兒在通過陰☆禁☆道、會陰時也會對局部組織造成一些損傷。 所以, 為了減少疼痛, 局部可熱敷。 採取側臥位能緩解疼痛。 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止痛劑。
四是便秘和痔瘡
產後最初幾天, 產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 甚至引起痔瘡。 這是由於腸道和腹部肌肉鬆弛的緣故。 所以, 順產的產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Advertisiment
五是排尿困難
產後尿量明顯增多, 有些產婦由於對會陰傷口疼痛有一定的顧慮而影響排尿。 為防止尿瀦留, 應該早解小便。 如果有排尿困難可坐起排尿, 或者用溫水沖洗外☆禁☆陰, 或者將水管打開聽著流水聲排尿, 必要時可用針灸或藥物幫助排尿。
溫馨示提
捂月子
傳統觀念上認為, 坐月子應該“捂”, 意思就是要多穿、多蓋, 避免著涼、受風。 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產後新媽媽的身體比較虛弱, 免疫力降低, 與正常人相比更容易生病, 因此要多加小心。 但如果天氣炎熱的話, 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減少衣物, 千萬不要一味地“捂”, 導致中暑。
六是出汗多
產後早期皮膚排泄功能旺盛, 會產生大量的汗液,
Advertisiment
緩解身體不適
七是乳☆禁☆房脹痛
產後2 ~ 3 天是母乳分泌的過程。 提倡母乳餵養, 及早開奶。 分娩後半小時就可以讓嬰兒吸吮乳☆禁☆頭, 這樣可儘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 促進乳汁分泌, 還有利於子宮收縮。 哺乳時間以5 ~ 10 分鐘為宜。 產後第一天可以每1 ~ 3 小時哺乳一次, 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與嬰兒的需求以及產婦感到奶脹的情況有關。 產後第一天, 產婦身體虛弱、傷口疼痛, 可選用側臥位餵奶。 每次哺乳後應將新生兒抱起輕拍幾下, 以防回奶。
愛心tips
即使是平素健康的婦女在分娩後也消耗了大量精力和體力,
Advertisiment
八是疲倦
分娩之後, 看到自己的寶寶, 不少產婦都會心花怒放, 感到非常滿足, 緊接著由於分娩的體力透支, 會感到十分的疲憊和困倦, 這時, 你可閉目養神或打個盹兒, 不要睡著了, 因為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 醫護人員還要做產後處理, 順產的產婦還要吃點東西。
溫馨提示
由於產後嬰兒邊吸奶邊睡, 餵奶時間長, 媽媽維持坐姿太久, 且許多嬰兒有日夜顛倒的狀況, 晚上哭鬧不休, 嚴重的, 要父母親一整夜抱著走來走去, 因此一個月下來腰背部、手肘及手腕疼痛不堪。
要避免這些筋骨酸痛的現象產生, 媽媽抱孩子要注意姿勢, 腰背要有依靠的地方。 多休息,少走動,下床時間勿超過1小時。可燉煮杜仲豬腰湯,惡露乾淨後可吃十全大補湯,對解除筋骨酸痛都有不錯的效果。
多休息,少走動,下床時間勿超過1小時。可燉煮杜仲豬腰湯,惡露乾淨後可吃十全大補湯,對解除筋骨酸痛都有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