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月子病有哪些及其治療方法

很多生完孩子的新媽媽都會患上不同程度的月子病, 且今年來月子病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 那麼及早的瞭解月子病, 做好有效的預防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目前尚無根治月子病的方法, 但月子病也並非是不治之症, 早期發現以便利於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產後營血虧虛, 經脈失養或風寒濕邪趁虛而入, 稽留關節、經絡所致。 常見病因有血虛、風寒、血瘀、腎虛。

月子病的症狀

產後風表現為產後眩暈、頭沉或疼痛, 腰部、膝蓋、腳腕、手腕等發麻、發痛, 冒冷汗, 身體發冷, 哆嗦等症狀。 尤其是,

Advertisiment
如果患上產後風, 就會阻礙子宮的血液迴圈, 出現瘀血, 降低生☆禁☆殖☆禁☆器官及泌尿系統的機能, 影響下肢的血液迴圈。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出汗、身體乏力、心慌或者心悸、食欲驟降等現象, 就應懷疑有產後風可能。 病情嚴重時, 即使是三伏天, 沒有被子也不能入睡。

月子病能治好嗎?

對於月子病, 傳統醫學運用傳統的常規療法, 病情輕者即愈, 稍微複雜就成了纏綿難愈的頑症, 所以, 人們常說的“月子病難治”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 月子病也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難治療, 主要是沒有找到病機所在。 月子病的治療一定要堅持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 筋骨腠理已經閉合, 風寒已包於體內, 治療起來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Advertisiment

月子病有哪些及其治療方法

血虛:素體血虛, 產時產後失血過多, 或產後虛損未複, 陰虛虧虛, 四肢百骸空虛, 經脈關節失於濡養, 致使肢體酸楚、麻木、疼痛。

治療:肢體關節酸楚疼痛, 麻木, 伴面色萎黃、頭暈、心悸、舌淡, 脈細弱, 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東加減(黃芪、芍藥、桂枝、生薑、大棗、當歸、秦艽、丹參、雞血藤等)。

風寒:產後百脈空虛, 營衛失調, 腠理不密, 若起居不慎, 風寒濕邪趁虛而入, 稽留關節、肢體, 使氣血運行不暢, 瘀阻經絡而痛。

治療:肢體關節腫脹, 麻木、重著, 疼痛劇烈, 宛如針刺, 屈伸不利或痛無定處, 或遇熱則舒, 伴惡寒畏風, 舌苔薄白, 脈濡細, 方用獨活寄生東加減(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當歸、川芎、幹地黃、杜仲、牛膝、人參、茯苓、芍藥、甘草等)。

Advertisiment

血瘀:產後餘血未淨, 流滯經脈, 或因難產手術, 傷氣動血, 或因感受寒熱, 寒凝或熱灼致瘀, 瘀阻經脈、關節, 發為疼痛。

治療:肢體關節疼痛較重, 痛有定處, 麻木、發硬、重著, 屈伸不利, 伴惡露量少, 舌暗、苔白, 脈弦澀, 方用身痛逐瘀東加減(秦艽、羌活、地龍、雞血藤、桃仁、紅花、川芎、當歸、香附、益母草、牛膝、五靈脂、蒲黃等)。

腎虛:素體腎虛, 複因產傷動腎氣, 耗傷精血, 腰為腎之府, 膝屬腎, 足跟為腎經所過, 腎之精氣血虧虛, 失於濡養, 故腰膝疼痛、腿腳乏力或足跟痛。

治療:產後腰酸, 足跟疼痛, 伴頭暈耳鳴, 舌淡暗, 脈沉細弦, 方用養榮壯腎東加減(當歸、川芎、獨活、肉桂、川斷、杜仲、桑寄生、防風、生薑、秦艽、熟地等)

月子病月子養是真的嗎?

月子病可以月子養嗎?早發現早治療。

Advertisiment
月子裡的病在月子裡治了效果好, 好的最快, 當過了月子, 脛骨皮膚腠理閉合之後, 外邪就會被封閉於體內, 不得排除, 治療起來就較困難一些, 因此在“月子”裡, 無論得了什麼病, 都應該及早發現, 及時就醫。

有月子病的產婦應注意充分的休息, 不宜做過多的家務勞動, 特別要注意減少手指和手腕的負擔。 雖然臥床休息, 但仍須多翻身、多活動。 可起床洗漱和大小便, 起床之前要先坐起片刻, 不覺頭昏才可下床。

另外, 針對月子病的治療, 不妨選擇我院侯氏通統療法, 通過“通、排、調、補、修、活”, 促進關節功能修復, 一方面:通經絡、排寒氣、調脾臟、補腎氣。 一方面:修復關節組織、活化細胞, 達到活血化瘀, 補腎助陽, 改善陽虛體質,

Advertisiment
達到關節病長期緩解, 不再復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