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剛生完孩子是很虛的, 不能一味的進補, 要分階段, 分個體情況, 一邊調理一邊進補。 同時還要根據個體差異、南北口味等, 做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
第一階段(排泄期):產後第一周, 產婦以排除腹內的廢血(惡露)、廢水、廢氣及廢物。 應拒絕油膩、口味要清淡、媽媽剛分娩後感覺身體虛弱, 胃口比較差, 產後24小時, 順產的宜吃小米粥、煮爛的菜肉面、雞蛋羹等溫軟易消化的食物, 然後再正常飲食。 剖腹產的24小時內宜吃米湯利於通氣, 放屁後可吃米粥、菜粥等, 忌喝牛奶、豆漿脹氣食物。 第三天可正常飲食,
Advertisiment
第二階段(收縮期):產後第二周, 是收縮內臟周, 主要是收縮子宮、骨盆腔、麻油豬腰:是促進新陳代謝, 收縮骨盆和子宮的好食物, 可經常食用。 本周媽媽分娩時的傷口已基本復原, 經過一周的調理, 胃口也大有好轉, 這時需要多吃補血食物, 紅色蔬菜、動物內臟等是完美的維生素補劑和補血劑, 如麻油炒豬心、(肝有回奶不要吃)大棗豬蹄花生湯等, 加入少許枸杞、山藥、茯苓等也是不錯的補血、補維生素的食物。
第三階段(恢復期):產後半個月, 這時候該排的已經排完, 可以開始適當的滋補了, 這個階段是催乳的好時機, 一定要多補充些湯料, 寶寶長到半個月後,
Advertisiment
1、少吃多餐:孕期時脹大的子宮對其他的器官都造成了壓迫, 產後的胃腸功能還沒有恢復正常, 所以要少吃多餐, 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 採用少食多餐的原則, 既保證營養, 又不增加胃腸負擔, 讓身體慢慢恢復。
2、葷素搭配, 營養豐富:從營養角度來看, 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種類及數量不同,
Advertisiment
3、適當補充體內的水分:新媽媽在產程中及產後都會大量地排汗, 再加上要給新生的小寶寶哺乳, 而乳汁中88%的成分都是水, 因此, 新媽媽要大量地補充水分, 喝湯是個最好的既補充營養又補充水分的好辦法。
4、以流食或半流食開始:新媽媽產後處於比較虛弱的狀態, 胃腸道功能難免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進行剖宮產的新媽媽, 麻醉過後, 胃腸道的蠕動需要慢慢地恢復。
Advertisiment
5、清淡適宜, 易消化:月子裡的飲食應清淡適宜。 無論是各種湯或是其他食物, 都要儘量清淡, 循序漸進。 切忌大魚大肉, 盲目進補。 食鹽少放為宜, 但並不是不放或過少。 如食物中加用少量蔥、薑、蒜、花椒粉等多種性偏溫的調味料則有利於血行, 有利於淤血的排除體外。
6、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產後宜溫不宜涼, 溫能促進血液迴圈, 寒則凝固血液。 在月子裡身體康復的過程中, 有許多濁液(惡露)需要排除體外, 產傷也有淤血停留, 生冷的食物會使身體的血液迴圈不暢, 影響惡露的排出。 還會使胃腸功能失調, 出現腹瀉等。
Advertisiment
7、切忌盲目進補:盲目地進食補藥和補品, 如人參等, 搞不好不但不能幫助身體恢復, 而且還有可能使新媽媽出現便秘、牙齦出血、口臭等等不良症狀。 要考慮新媽媽的身體狀況, 以及季節的差異性、環境的變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