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周期或前或后1-2周者, 稱為“月經先后無定期”, 又稱“經水先后無定期”、“月經愆期”、“經亂”。 本病相當于西醫學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的月經不規則。 青春期初潮后1年內及更年期月經先后無定期者, 如無其他證候, 可不予治療。 月經先后無定期若伴有經量增多及經期紊亂, 常可發展為崩漏。
病因病機
主要機理是沖任氣血不調, 血海蓄溢失常。 其分型有腎虛、脾虛和肝郁。
一.腎虛
少年腎氣未充, 更年期腎氣漸衰, 或素體腎氣不足, 房勞多產, 久病大病, 損傷腎氣, 腎氣不充, 開闔不利, 沖任失調, 血海蓄溢失常,
Advertisiment
二.脾虛
素體脾虛, 飲食失節, 或思慮過度, 損傷脾氣, 脾虛統攝無權及生化不足, 沖任氣血失調, 血海蓄溢失常, 遂致經行先后無定期。 ·
三.肝郁
素性抑郁, 或忿怒過度, 肝氣逆亂, 氣亂血亂, 沖任失司, 血海蓄溢失常, 遂致月經先后無定期。
中醫分型與治法
以月經周期或長或短但經期正常為辨證要點。 治療以調理沖任氣血為原則, 或疏肝解郁, 或調補脾腎, 隨證治之。
一.腎虛型
主要證候:經行或先或后, 量少, 色淡, 質稀, 頭暈耳鳴, 腰酸腿軟, 小便頻數, 舌淡, 苔薄, 脈沉細。
治療:補腎益氣, 養血調經。
二.脾虛型
主要證候:經行或先或后, 量多, 色淡質稀, 神倦乏力, 脘腹脹滿, 納呆食少, 舌淡, 苔薄, 脈緩。
治療:補脾益氣, 養血調經。
Advertisiment
三.肝郁型
主要證候:經行或先或后, 經量或多或少, 色黯紅, 有血塊, 或經行不暢, 胸脅、乳☆禁☆房、少腹脹痛, 精神郁悶, 時欲太息, 噯氣食少, 舌質正常, 苔薄, 脈弦。
治療:疏肝解郁, 和血調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