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5種遊戲,它能幫孩子集齊5類缺失的專注力| 你不點一下嗎?

1專注力不足會遺傳嗎?
很多父母都在擔心, 說自己專注力不夠好, 會不會遺傳給孩子呢? 對於這個問題, 要區分開來說, 1. 一般的專注力缺失和遺傳沒什麼關係。
2. 但是如果嚴重點上升為ADHD(注意力不足多動症)的話, 根據2010年英國卡迪夫大學的研究結論來看, 多動症是會遺傳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 無論是對於普通的專注力缺失還是嚴重點的多動症來說, 它們都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而改善的!

比如說比爾蓋茨, 小時候就特別好動和調皮, 於是, 外祖母就經常帶小蓋茨去下跳棋, 還給他講故事, 引導他讀書。
Advertisiment
所以, 比爾蓋茨通過下棋和讀書就練出了很好的專注力, 他小時候最愛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 他常常幾個小時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巨作, 完全沉浸在書的海洋裡面。 所以, 合理的引導和訓練, 完全是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專注力的!

2專注力不足的表現形式?

很多人說孩子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 這個三分鐘其實是一個虛詞, 根據臺灣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的研究結論來看, 專注力時間會隨著年齡的發展而變化,

1. 一般性專注力的時間長度是3歲大約15分鐘, 6歲大約30分鐘, 9歲大約45分鐘。

2. 而高階的專注力(比如玩拼圖、積木、寫作業等), 時間長度則是3歲約6分鐘, 6歲約8分鐘, 9歲約10分鐘。

專注力不足有下面的表現形式,
Advertisiment
1. 容易忘記事情2. 容易分心3. 囉嗦、多話、常打斷別人、愛狡辯4. 上課不專心, 喜歡到處走動, 坐立不安5. 讀寫困難, 包括寫錯字(常多一劃或者少一劃), 閱讀時候會跳行或者無法理解句意6. 做事拖拖拉拉7. 缺乏組織能力, 無法將自己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具體表達或者規劃出來8. 逃避需要持續性動腦的工作(比如寫作業)

3如何提高專注力?
如果有上述專注力欠缺的症狀也不要擔心, 專注力完全是可以後天訓練的。 臺灣的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先生就將專注力分為5個類型。
1集中型專注力
集中型專注力指的是孩子遇到刺激就會有反應, 比如當一輛車子從身旁經過, 孩子會立即反映出車子經過, 這就是集中型專注力的體現。
如果集中型專注力缺乏的話,
Advertisiment
可以通過聽一聽、拍一拍的刺激反應遊戲來訓練, 比如可以跟孩子玩這個遊戲, 當小朋友在聽音樂的時候, 如果聽到鼓聲, 就要拍一下手。 借助這種刺激反應的遊戲, 來幫助集中型專注力的提升。
2選擇型專注力
選擇型專注力指的是, 在眾多目標中, 選擇性只注意其中一項目標。 比如家長經常說小朋友看電視時, 怎麼叫都沒反應。 這其實就是一種選擇型專注力的缺乏, 又或者因為刺激來源強弱, 導致小孩忽略家長的呼喚。
面對選擇型專注力缺乏的兒童, 可以採用“在適當的地方挑出適當的玩具”這類遊戲, 比如給孩子一盤混在一起的紅豆、綠豆、黃豆, 要求孩子將紅豆挑出到一個碗裡, 綠豆挑到一個碗裡,
Advertisiment
黃豆挑到一個碗裡, 如此反復的訓練, 能提高孩子選擇型專注力。
3交替型專注力
我們在做一件事, 其實不是單純的一件事, 而是一連串事情的表現。
比如像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 這不僅僅是寫作業, 而是牽扯到看課本、寫字、打草稿等好幾件事情, 必須在這些動作中做轉換, 才能完成寫作業這項任務。 再比如說玩樂高, 這裡面又牽扯到看說明書、選積木、拼搭等事情, 才能完成一幅作品。
也就是說, 當孩子在從事一項工作的時候, 如果接到一個指令, TA能迅速投入到這個指令中完成新工作, 之後再順利返回原來的工作, 這些就是一個良好的交替型專注力的表現。 當孩子缺乏交替型專注力的時候, 一般可以運用多種顏色的串珠組遊戲,
Advertisiment
比如讓孩子排列紅黃藍、紅黃藍的顏色規律, 並視孩子的接受程度, 可以逐步增加顏色組合, 通過這種方式, 能讓孩子專注于看到或者聽到的事物, 加以記憶、分析並作以適當的回應。
4持續型專注力
持續型專注力指的就是個體能維持注意力一段時間的能力。 我們可以嘗試記錄孩子持續型專注力的時間, 比如當孩子在玩遊戲時, 記錄TA能專心玩遊戲的時間, 以此知道孩子專注力的長短。 如果時間越長則表示孩子持續型專注力越來越佳。
想提高持續型專注力的話, 可以玩迷宮的遊戲, 給一張迷宮圖和一支筆, 讓孩子在5分鐘內從入口找到出口。 通常專注力不佳的孩子很快會果斷放棄, 這時候就需要家長陪同, 帶著孩子觀察迷宮路線,或者用手指先畫一遍,之後再讓孩子用筆走迷宮。如此就可以訓練孩子持續型專注力。
5分配型專注力
我們的外在環境就是遭受到一連串不同的刺激,並會因為刺激的不同做出適當的注意力形式,比如孩子在課堂上,需要一邊聽老師的講話,一邊看黑板上老師的板書,一邊做筆記,這就是一種分配型專注力的表現。
如果孩子在這樣的場景中使用持續型專注力,也就是說一直盯著老師的講話,一直等到老師講完再做筆記的話,是很不容易跟上大家的進度的。
針對這方面訓練,可以在孩子從事持續型專注力比較久的活動時(做遊戲、看電視等),當孩子專注的時候要求TA回答問題,比如“你在玩什麼遊戲?”、“電視裡講的什麼故事?”,通過你問我答的方式,讓孩子處理適當的專注力分配,達到分配專注力的提升。
帶著孩子觀察迷宮路線,或者用手指先畫一遍,之後再讓孩子用筆走迷宮。如此就可以訓練孩子持續型專注力。
5分配型專注力
我們的外在環境就是遭受到一連串不同的刺激,並會因為刺激的不同做出適當的注意力形式,比如孩子在課堂上,需要一邊聽老師的講話,一邊看黑板上老師的板書,一邊做筆記,這就是一種分配型專注力的表現。
如果孩子在這樣的場景中使用持續型專注力,也就是說一直盯著老師的講話,一直等到老師講完再做筆記的話,是很不容易跟上大家的進度的。
針對這方面訓練,可以在孩子從事持續型專注力比較久的活動時(做遊戲、看電視等),當孩子專注的時候要求TA回答問題,比如“你在玩什麼遊戲?”、“電視裡講的什麼故事?”,通過你問我答的方式,讓孩子處理適當的專注力分配,達到分配專注力的提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