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一種“激勵”叫傷害

今天, 偉偉不小心摔倒了。 沒想到, 幾個小朋友卻哈哈大笑著跑過去壓在偉偉身上, 旁邊的孩子見狀也紛紛跟從。

我趕緊走過去, 把小朋友們一個個拉了起來, 並扶起偉偉。 本想向那些壓人的小朋友發火, 可轉念一想, 對於孩子來說, 他們這樣做只是覺得好玩, 並沒有惡意, 如果一陣責駡和教訓, 不但可能沒效果, 甚至會引發他們的逆反心理。

該怎麼辦呢?我仔細想了想, 覺得孩子們是因為只顧及自己開心, 而沒有想到被壓在下面的小朋友的感受。 孩子們一旦認識到這種不舒服甚至疼痛的感覺, 則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Advertisiment

所以, 上課後, 我把發生在偉偉身上的事講了一遍, 並請小朋友想一想、說一說自己摔倒後有什麼感覺?別人或其他東西壓在自己身上有什麼感覺?喜不喜歡那種感覺?孩子們在我的啟發下, 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摔倒後膝蓋很痛。 ”“我跌倒的時候就想哭。 ”

“壓在下面時我覺得喘不上氣來。 ” “東西壓在我身上時我覺得很難受。 ”孩子們都講得很明白, 於是我乘機讓偉偉說說剛才被小朋友們壓在下麵的感受, 小朋友們聽後都同情了起來, 那些起哄鬧著玩的小朋友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小朋友摔倒了都覺得痛, 更不喜歡別人壓在身上, 所以, 如果以後有小朋友摔倒了的話, 我們該怎麼做?”“把他扶起來”、“給他撣撣土”、“幫他揉一揉”……孩子們興奮地回答道。

Advertisiment

在孩子們的話語中, 我知道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事實也如此, 從那以後, 我沒有再看到小朋友們一窩蜂地壓在一起。

而且他們逐漸開始願意幫助別人, 學會同情和關愛身邊的朋友了。 通過這件事情, 我認識到, 有時, 移情教育比講道理更有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