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週末, 我帶著小諾出發了。
在去前臺辦理手續的路上, 我們看到成隊的小員警裝配著槍和手銬, 從屋子裡走出來,
Advertisiment
接著, 我們遇到了迎面而來的消防車“嗚~~~嗚~~~”地開過去, 透過車尾的玻璃窗可以看到裡面坐著小消防員, 有機會體驗心目中英雄的職業, 我以為小諾一定會很高興, 沒想到她還是不樂意。 到了前臺, 我正準備兌換腕帶, 小諾卻說:“媽媽, 我不想在這裡玩, 我想回家了。 ” 前臺的工作人員反復跟我確認要不要玩, 說腕帶換出了是不能退的。 我想了想, 還是決定換腕帶, 我想小諾不喜歡, 是因為她根本不瞭解, 沒有嘗試過, 我相信她只要嘗試一次就會喜歡上的。
把腕帶戴在小諾的手腕上,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看到她已經鬆口, 我知道應該見好就收, 歡樂地帶小諾吃午飯去了。
飯後小諾卻反悔了, 說自己很困了要回家睡覺, 不想擀麵條了。 我知道她這是在找藉口, 因為早上起得比較晚, 她不可能這會兒就困了,
Advertisiment
我們一起來到了前臺問服務人員,
Advertisiment
我一向不喜歡在孩子玩的時候給她拍照,擔心會打擾她玩的興致,轉移她的注意力。經她提醒才想起還有拍照這事兒,趕緊掏出手機,小諾配合地擺了好多個造型。
看著孩子這麼高興,我真心覺得之前對她的強迫,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擀完麵條,小諾說想去試試別的項目,於是去當了建築工人。建築工下班後,她說還要去做一朵花,這次要做她最愛的紫色花朵。 可是每個人一開始只有30幣(這裡面虛擬的貨幣),之前玩的三個項目都是要花錢的,正好花完了。 要去做花,就得去賺錢,也就是去玩那些有工資的專案,比如員警,玩一次5幣。小諾選擇做眼科醫生,一次可以賺10幣,為此在門口排隊等了20分鐘。在等待的過程中,她總是時不時親吻那朵粉色的小花。 當我的眼科醫生下班,拿到10幣工資時,她激動極了,把那張“錢”遞到我眼前,說:“看!媽媽,這是我賺到的工資,現在我有錢了,我要去把它花掉。”
我們來到花園裡,把10幣變成了一朵更漂亮的紫色花,然後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這件事讓我感慨頗多。也許有媽媽看到我最初對小諾的態度,不尊重她的意見,強迫她玩不願意玩的遊戲,會對我有微詞。認為我不是個好媽媽,或者覺得我不過是捨不得浪費錢,或者有別的結論。 各種育兒理論都在告訴我們,要尊重孩子。可是,教育孩子和做任何別的事情都不一樣,因為人具有異常的複雜多樣性,沒有任何理論能夠適合所有孩子,適用于所有情況。 我們學習育兒理論,最重要的是學習一種思想,而不是學習具體的做法。 如果我沒有強迫小諾,她就不會知道這種遊戲多麼有趣,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她還是會採取逃避的做法。 在我的“強權”壓迫下,小諾最終玩得非常開心,自己製作了漂亮的手工,還體會到了“賺錢”的樂趣。
當她一個人勇敢地走進眼科中心,在老師的幫助下換上白大褂,學習醫學知識(她後來告訴我“原來我們的身體裡有肺!”),檢查視力......玻璃窗外的我,仿佛看到一隻離開媽媽羽翼,獨自勇敢翱翔的小鳥。
如果沒有媽媽這臨門一腳,這些成長的體驗,這些難忘的樂趣,從何而來?孩子還小,他們的選擇有時並不一定合適或正確,他們回避一件事,有時並不代表他真的不喜歡。
一味地尊重孩子,做起來非常簡單容易,卻未必是真正對孩子負責。這一點在孩子的學習方面尤其如此。
那麼什麼時候該尊重孩子,什麼時候該適當強迫孩子呢?這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呀!
當一片粉紅色的花瓣製作好後,小諾驚喜得整張臉都發光了,她開始主動和老師說話,問著問那。 一朵最簡單的絲襪花只需要三片花瓣,裡面加一點點花蕊,經過老師的妙手擺佈一下,就漂亮得不得了。 當我們一人手持一朵粉紅色的絲襪花走出花園時,小諾激動地說:“媽媽,我喜歡這裡了,真是太開心了,謝謝你帶我來做這麼漂亮的花,現在我陪你去擀麵條吧!” 小諾一路哼著不著調的歌曲,蹦蹦跳跳地隨我來到擀麵條的地方。裡面有一批孩子正在學習,我們在外面等候,小諾對花兒越看越愛,讓我給她和花朵拍照。我一向不喜歡在孩子玩的時候給她拍照,擔心會打擾她玩的興致,轉移她的注意力。經她提醒才想起還有拍照這事兒,趕緊掏出手機,小諾配合地擺了好多個造型。
看著孩子這麼高興,我真心覺得之前對她的強迫,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擀完麵條,小諾說想去試試別的項目,於是去當了建築工人。建築工下班後,她說還要去做一朵花,這次要做她最愛的紫色花朵。 可是每個人一開始只有30幣(這裡面虛擬的貨幣),之前玩的三個項目都是要花錢的,正好花完了。 要去做花,就得去賺錢,也就是去玩那些有工資的專案,比如員警,玩一次5幣。小諾選擇做眼科醫生,一次可以賺10幣,為此在門口排隊等了20分鐘。在等待的過程中,她總是時不時親吻那朵粉色的小花。 當我的眼科醫生下班,拿到10幣工資時,她激動極了,把那張“錢”遞到我眼前,說:“看!媽媽,這是我賺到的工資,現在我有錢了,我要去把它花掉。”
我們來到花園裡,把10幣變成了一朵更漂亮的紫色花,然後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這件事讓我感慨頗多。也許有媽媽看到我最初對小諾的態度,不尊重她的意見,強迫她玩不願意玩的遊戲,會對我有微詞。認為我不是個好媽媽,或者覺得我不過是捨不得浪費錢,或者有別的結論。 各種育兒理論都在告訴我們,要尊重孩子。可是,教育孩子和做任何別的事情都不一樣,因為人具有異常的複雜多樣性,沒有任何理論能夠適合所有孩子,適用于所有情況。 我們學習育兒理論,最重要的是學習一種思想,而不是學習具體的做法。 如果我沒有強迫小諾,她就不會知道這種遊戲多麼有趣,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她還是會採取逃避的做法。 在我的“強權”壓迫下,小諾最終玩得非常開心,自己製作了漂亮的手工,還體會到了“賺錢”的樂趣。
當她一個人勇敢地走進眼科中心,在老師的幫助下換上白大褂,學習醫學知識(她後來告訴我“原來我們的身體裡有肺!”),檢查視力......玻璃窗外的我,仿佛看到一隻離開媽媽羽翼,獨自勇敢翱翔的小鳥。
如果沒有媽媽這臨門一腳,這些成長的體驗,這些難忘的樂趣,從何而來?孩子還小,他們的選擇有時並不一定合適或正確,他們回避一件事,有時並不代表他真的不喜歡。
一味地尊重孩子,做起來非常簡單容易,卻未必是真正對孩子負責。這一點在孩子的學習方面尤其如此。
那麼什麼時候該尊重孩子,什麼時候該適當強迫孩子呢?這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