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了早產兒後家長都非常焦慮怎麼辦?

在《早來的天使》一書中, 我寫過一句話被無數早產兒家長所認同並轉發:沒有經歷過的父母永遠不會明白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份煎熬與無奈。 煎熬是面對孩子出生後即被送入新生兒科去搶救, 對於生產後卻無法見到孩子的媽媽來說, 每一分鐘都是一種煎熬;無奈是當醫生告訴家長孩子在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後, 心中那種對無法抓住命運的無奈。

當我做公益諮詢與近萬名早產兒家長交流後, 逐漸也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 所謂的焦慮其實來源於:對早產兒以後的未知, 以及對特殊養育和護理知識的極度貧乏所導致的。

Advertisiment

因此, 解除焦慮, 我的建議是遵守2不2多:不盲目搜索、不曲解字面含義, 多找過來人交流, 多看一些經典書籍。

不盲目搜索:互聯網資訊雖然, 但內容的品質參差不齊, 我們當初在搜索Cathy對應的情況時, 就發現很多搜索結果說的術語雖然是一個, 但是結果卻是另外的內容。 如果不仔細看, 會被各種片面化的資料所矇騙, 加重心理負擔。 因此, 不建議大家在沒有任何知識基礎的情況去盲目搜索甚至盲目輕信。

不曲解字面含義:有很多媽媽喜歡研究報告單, 或者翻閱一些專業的讀物尋找自己孩子符合的答案, 但往往不讀完, 不去聯繫上下文關係而只是單獨的看了一小段, 結果造成更重的心理壓力。

Advertisiment
這裡舉一個例子, 比如有一段文字寫著:“..。 .腦癱的孩子肌張力..。 .”, 這是一段話中的一部分, 但出現了, “腦癱”和“肌張力”兩個關鍵字, 這時候一個家長突然回憶起大夫告訴她孩子肌張力有些高, 她立刻就把肌張力與腦癱劃了等號, 結果一家人在家抱頭痛哭, 我費勁了口舌解釋了1個多小時才把這家人的誤解解除掉。

多找過來人交流:這很重要, 千萬不要只和那些與自己孩子一樣大的家長交流, 幾個同樣憂慮的人在一起聊天只能是更加的憂慮, 因為大家只有問題, 沒有結果。 而通過QQ群、微信等形式找到一些有著同樣早產經歷, 但孩子已經長大的家長, 和她們多交流不僅可以讓你增加很多難得的實踐經驗, 更會給你很多希望。

Advertisiment

多看一些經典書籍:書面上有很多, 比如鮑秀蘭教授等編寫的有關於新生兒及早產兒的帶養書籍《0-3歲兒童最佳的人生開端》, 比如鄭玉巧醫生編寫的有關於小兒疾病類的《鄭玉巧給寶寶看病(鄭玉巧育兒經)》等等。 通過這些專業醫生編寫的書籍, 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遠比網路上盲目搜索要高效的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