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有些話最好不要對孩子說

小孩子們也是有自己的自尊心的, 有一些話很傷人, 不要對小寶貝們說哦。 各位爸爸媽媽們注意, 要把一下四句話當成禁語了!類似的話也不要說哦。 讓寶寶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1、 “這像是你這麼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

當一個5歲的小寶寶由於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撒嬌, 哭泣, 或者一個四五歲的小寶寶不想在大巴士上安安靜靜地呆著的時候, 小寶寶其實就是在做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做的事兒。 當然, 如果孩子表現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體, 父母會十分滿意和高興, 但當你要求他“合理”時,

Advertisiment
你實際上是在沒有弄清楚為什麼他會出現這樣“不合理”的行為的原因之前, 就說出了這樣帶有責備性質的話。 這時, 你真正關心的, 其實是孩子帶給你的影響(讓你尷尬或者難堪)。 真正地去關心他的感受, 理解他並給他以足夠的體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為覺得呆在這裡很煩悶?或者他餓了?

2.、“你真是個沒用的孩子!”

和小寶寶開玩笑, 聽起來是一個挺值得一用的開發小孩子幽默能力的好點子, 但是比方說如“你怎麼又忘記了把東西放好, 你是不是豬腦子啊!”這樣的“kidding”, 卻很可能讓孩子感到受傷或者氣餒。 儘管有些父母想, 這樣嘲笑一下孩子, 也許會對他將來承受更多人際關係的複雜會有幫助——他會因為有過這樣的“訓練”而變得“堅強”!這是錯誤的。

Advertisiment
作為孩子的父母, 你的任務是愛他、支持他、幫助他、教導他, 而不是應該把這種裝腔作勢的“挫折訓練”隱藏在“玩笑”裡。 如果心裡並不是真心覺得他很蠢很沒用, 那就請你不要那麼說。

3、“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家孩子一樣啊!”

這樣把小寶寶與其他家人的孩子比較的方式, 最大的話能達到的效果就是, 讓小寶寶自己覺得像個不良少年, 同時加劇他與其他小朋友的對立情緒。 也許父母是想通過這種比較讓孩子能更聽話或者更努力地學習, 但它除了會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 不會有更好的效果了。 你越是說他不行, 他就會越覺得自己不行。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 同時也要正視孩子的弱點。 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行為,

Advertisiment
發揚或改進, 才是正確之道。

4、 “別跑!你會摔跟頭的!”

也許爸爸媽媽們自己認為自己的關心和關懷簡直是相當細緻了, 可爸爸媽媽的這種提醒其實在告訴小寶寶“我早就知道了你會吃虧的”——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沮喪, 他越努力(想做得更好)越會遭遇失敗(“跑了就會摔跟頭”)!其實你可以叮囑他“把鞋帶系好了再出去玩兒”, 這時你談論的是他的鞋子, 是裝備的準備, 而不是孩子的“無能”。 而且, 你越想警告不要發生什麼事情, 孩子往往越會忽視你的提醒, 因為他覺得,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總結:有這樣4句話, 最好不要說。 “這像是你這麼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家孩子一樣啊!” “別跑!你會摔跟頭的!”“你真是個沒用的孩子!”這些話非常傷小孩子的心,

Advertisiment
請爸爸媽媽們牢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