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樣學樣 是誰讓孩子戀上偏食

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吃飯, 每天吃飯能吃幾個小時, 家長追在寶寶的屁股後面各種餵飯, 幾乎一天的時間全在吃飯了;也有不少寶寶吃是吃但是不咽, 一口飯在嘴裡嚼來嚼去的, 飯全涼了還沒吃完, 這也是不好的, 這是很多家長的困惑和擔心。

專家表示:家長本身的一些不恰當行為, 如餵養過度關注、強迫進食、飯桌上的逼哄騙等, 都可能加劇兒童挑食、偏食現象。 而如果父母本身就挑食的話, 孩子就會“有樣學樣”, 更加挑食。

兒童偏食比例高達30%

專家指出, 挑偏食現象好發於6個月~6歲各個年齡段的兒童,

Advertisiment
比例高達30%。 常見問題包括吃得少而慢, 對食物不感興趣、不願嘗試新食物、強烈偏愛某些質地或某些類型的食物等。 何少茹強調, 現在不少獨生子女家庭存在餵養過度關注、飯桌上逼哄騙的緊張氣氛, 孩子在壓迫氣氛當中進食心理負擔沉重、更加厭惡反感其挑剔的食物。

父母挑食 寶寶容易“有樣學樣”

此外父母本身的挑食行為等, 都有可能加劇兒童挑食偏食現象。 專家就此特別指出, 如果家長自身存在偏食行為, 兒童下意識“模仿”也會導致偏食行為難以控制。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的效應。

專家表示, 兒童問題飲食行為, 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系列健康問題。 而對於挑偏食, 藥物治療療效甚微, 行為矯正更加重要。

Advertisiment
何少茹教授就此開出以下“藥方”:可以讓寶寶適度體驗饑餓, 如果吃飽可以允許他(她)不吃, 減少進餐分心(電視、故事、玩具)。 此外, 用市面上各種類型的模具把食品做成有趣的形狀等能從色香味上刺激孩子食欲。 何少茹指出, 必要時, 父母應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 對幼兒口腔運動進行必要訓練。

現行條件下, 父母可以參考採取以下方法解決兒童挑食、偏食行為:

1.讓寶寶體驗饑餓, 隨後獲得飽感。

2.限制兩餐之間的熱量卡路里, 餐前一小時不喝飲料和吃點心。

3.進餐時間少於25分鐘, 每餐間隔3.5~4小時。

4.當孩子推開碗筷、哭鬧、轉頭時, 家長採取暫時隔離法, 移開食品, 把孩子放進餐椅不理他。

5.到菜場或超市, 由孩子決定採購食品。

6.讓孩子多次嘗試新的或不喜歡的食物。

Advertisiment

7.用趣味名稱稱呼食品。

8.營造快樂進食氣氛。

寶寶挑食的習慣養成多是由於家長生活中習慣的影響,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的效應, 父母若是挑食, 寶寶則“有樣學樣”, 因而想要孩子改正偏食的習慣, 家長不妨以身作則, 從自己做起, 然後試試上面的這些方法來幫助寶寶緩解偏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