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見到他人能夠有禮貌地打招呼, 可有的孩子見到他人就是不打招呼, 無論父母如何提示, 孩子就是面對生人沒有反應。 但是有的孩子卻顯得乖巧伶俐, 見到生人即打招呼, 這讓不愛打招呼孩子的父母羡慕不已。
如何讓孩子形成和別人打招呼的習慣呢?
1)父母先做到。 這裡又包含兩個方面:首先要和孩子打招呼;例如, 每天早上起床後、孩子放學後等, 父母都可以主動和孩子打招呼, 這時也是訓練孩子和別人打招呼的時機。 其次, 父母要和別人打招呼。 爸爸和媽媽見面後打個招呼,
Advertisiment
2)向生人介紹孩子。 我們華人的父母很少能做到這一點, 在紐西蘭生活了多年, 發現這裡當地人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我經常可以遇到這樣的情況, 一個剛剛認識的當地人, 如果旁邊跟著一個孩子, 哪怕這個孩子剛會說話, 他們也不忘向你介紹一下這個孩子的名字。 我個人認為這樣做, 不僅是對孩子個體的尊重, 還有助於訓練孩子和別人打招呼的習慣。
Advertisiment
3)潤物細無聲。 有的父母雖然能做到與他人打招呼, 但發現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和他人打招呼, 我家二娃, 就是這麼一個孩子。 二娃三歲半左右進幼稚園, 紐西蘭的公立幼稚園老師的職業素養都很高, 即使面對犯錯的孩子說話也很輕柔、舉止也很得體, 一舉手、一投足讓人有一種高貴的感覺。 幼稚園每天安排一個老師站在幼稚園門口, 和每位小朋友及其接送的家長打招呼, 這個老師打招呼的時候還能叫出孩子和家長的名字。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4)承認孩子的不同。 我們經常聽人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在這個問題上, 也不例外。 孩子不與他人打招呼, 可能是他不喜歡或者不擅長用語言的方式來表達對他人的親近、感激、尊重甚至是愛。 記得孩子的姥姥、姥爺在2012年底來紐西蘭看望孩子, 那時的二娃快三歲半了, 在二位老人離開紐西蘭的前一天晚上, 二娃將一隻布絨企鵝悄悄地放到了姥姥的行李旁, 說是要送給姥姥的。 我知道那只企鵝是他當時最喜歡的玩具, 每天晚上都要放到枕頭旁伴他入睡, 當他媽向姥姥解釋這只企鵝對二娃的意義時, 姥姥感動地哭了出來, 在國內的姥姥至今還保留著這只企鵝。 二娃表達的方式不是語言, 而是通過將自己心愛的玩具送給他喜歡的人的方式來表達。所以當孩子不喜歡打招呼時,父母可以問問孩子要不要用其他方式來表達,如:畫一幅畫、與其他孩子共用一個玩具等。
5)正向激勵。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如果與他人打招呼了,父母就應及時鼓勵,如:“我看到你剛才和老師打招呼了,這樣做多有禮貌啊!”甚至可以給孩子貼正面標籤,如:“我就知道你是個有禮貌的孩子…”
當孩子不喜歡和別人打招呼時,有心的父母不妨用一下以上方法,相信,一定會有一種方式適合您的孩子。
而是通過將自己心愛的玩具送給他喜歡的人的方式來表達。所以當孩子不喜歡打招呼時,父母可以問問孩子要不要用其他方式來表達,如:畫一幅畫、與其他孩子共用一個玩具等。5)正向激勵。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如果與他人打招呼了,父母就應及時鼓勵,如:“我看到你剛才和老師打招呼了,這樣做多有禮貌啊!”甚至可以給孩子貼正面標籤,如:“我就知道你是個有禮貌的孩子…”
當孩子不喜歡和別人打招呼時,有心的父母不妨用一下以上方法,相信,一定會有一種方式適合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