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種暖心叫“阿拉蕾”!情商高的孩子原來是這樣培養的

《爸爸去哪兒4》開播不久, “平民萌娃”阿拉蕾和“實習奶爸”董力的組合迅速走紅。 熱心的吃瓜群眾坐不住了, 爭著要給阿拉蕾當乾媽。

才3歲的小蘿莉情商卻頗高, 讓網友驚呼阿拉蕾的爸媽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銀河系。

找房子不順利, 阿拉蕾元氣滿滿地鼓勵自己和爸爸不要放棄。

爬坡的時候, 爸爸提出要不要抱她, 阿拉蕾擔心爸爸抱著她走路會更累, 體諒地拒絕了。

爸爸搭建了小帳篷, 阿拉蕾給出明確的讚美, 並對睡帳篷這件事表現得很期待。

讚美爸爸做的沙拉“太好吃了”, 任何人聽到這話都會很開心吧。
Advertisiment

爸爸們需要跳草垛才能贏得早餐, 輪到自己爸爸時, 阿拉蕾在旁邊不停地加油, 並在爸爸比賽完後給予擁抱和表揚。

年紀最小, 卻一點也不嬌氣, 不僅乖巧可愛還會安慰鼓勵人, 情商這麼高、性格這麼好的孩子, 是怎麼養成的呢?

6大理論教出好孩子
1、恰當的鼓勵鼓勵應當無處不在, 孩子的一點點進步, 都應該表示肯定, 這樣孩子的自信心才能夠慢慢形成。
比如, 鼓勵孩子面對困境, 可以說“你肯定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鼓勵孩子更勇敢, 不妨直接跟他說, “去大膽鍛煉一下不是很好嗎?”
2、適時的表揚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認可不會掛在口頭, 他們更習慣指出不足。 事實上, 適時的表揚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表揚忌空洞無物,
Advertisiment
忌敷衍了事。 年齡小的孩子, 內容越具體越好, 利於他們理解受表揚的原因;大點的孩子理解力增強, 可概括一些。
3、幫孩子確認孩子在成長中有相當一段時間不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 父母要在關鍵時刻幫他確認對錯。 可以通過寓言、童話以及生活中的例子教育孩子。

家長更要以身作則, 用行動去告訴孩子什麼是對, 什麼是錯。 比如, 在人行橫道遇到紅綠燈時, 家長堅決做到不闖紅燈, 這比單純告訴孩子“紅燈停、綠燈行”有用得多。

4、充分的信任在很多權威型家長看來, 如果孩子與小朋友打架, 首先應該批評的是自家孩子, 這才是有素質、家教好的體現。 但在很多歐美國家, 家長首先會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並選擇相信他們的解釋。
Advertisiment
家長還應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內心。 當孩子成績下降, 家長不應一味批評, 而應站在與孩子平等的角度, 幫他分析原因, 並相信孩子能做的更好。 5無條件的愛父母的愛可以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 並學會愛自己和愛他人。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 無論長相美醜, 功課好壞, 父母對他的愛都不會改變。
但這並不等於無約束的溺愛, 溺愛更多體現的是放縱, 是極不可取的。 6做不抱怨的父母

父母的抱怨, 會慢慢侵蝕孩子的身心, 直接影響孩子看待問題的方式。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也變得愛抱怨, 遇事推脫責任。

教育孩子8個最佳時機
1、受挫時 孩子受挫, 家長要用“成長型理論家學習方式”教育孩子。 這樣, 壞事變好事就逐漸成為孩子的慣性思維。
Advertisiment
今後面對挫折時, 就不那麼愁眉苦臉了。
比如, 孩子被騙走一塊糖, 要告訴他:這也是件好事, 因為你學會了識別謊言, 以後不會再被騙。
2、困惑時 當孩子感到困惑, 家長就可抓住他渴望解決問題的心理, 及時幫著疏理。
比如, 當孩子念叨“什麼叫理解萬歲”時, 媽媽可以給孩子講自己與同事發生的誤會, 並告訴她, 被人誤會在所難免, 如果自己沒錯, 要及時與對方溝通;有錯就找機會道歉。
3、待客時 待人接物是孩子的必修課, 外出做客或家中來客人, 孩子的言行都會不自覺地“規矩”起來, 家長可適時點撥, 效果很好。
比如, 客人帶了禮物, 爸爸可適當提醒:“是不是忘記說什麼了?”如果孩子還沒意識到,
Advertisiment
可對客人說:“謝謝您送的禮物, 我代孩子謝謝您!”, 這時, 孩子會自然的學會說“謝謝”。
4、家長會時

不論表現好壞, 家長會都是孩子最不安的時候。 父母不妨借此機會, 與老師充分溝通。 溝通結束後, 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和不足, 孩子一般樂於接受, 並會在日後積極改正。

5、感興趣時 發現孩子用物品探電源插座等舉動, 家長會立刻制止, 但此時還要看到孩子對家用電器的濃厚興趣。 不妨從此入手培養其學習能力, 再給予必要的安全教育, 鼓勵和支持安全的探索行為, 因材施教。
6、不良行為剛露頭時 孩子養成壞習慣, 往往與初次發生不良行為未能及時糾正有關。 幼兒沒有是非觀, 如把食物扔地上、無緣無故打小朋友、不給吃就大哭等, 家長應抓住這“第一次”,幫孩子打下好基礎。
7、取得成績時 孩子取得成績時,自信心也比平時強,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加以肯定和鼓勵,幫他把一時的熱情轉化為持久的動力。同時,也別忽視可能出現的驕傲自滿情緒。
8、小夥伴取得成績時

心智發展成熟的孩子都有不甘落後的共性。小夥伴取得成績時,孩子表面上可能滿不在乎,但往往暗下決心,要迎頭趕上。父母應抓住時機進行指導,提出適當的目標。切不可過分攀比,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只要教得好,

你家那位也能成為“別人家孩子”的實力代表。

家長應抓住這“第一次”,幫孩子打下好基礎。
7、取得成績時 孩子取得成績時,自信心也比平時強,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加以肯定和鼓勵,幫他把一時的熱情轉化為持久的動力。同時,也別忽視可能出現的驕傲自滿情緒。
8、小夥伴取得成績時

心智發展成熟的孩子都有不甘落後的共性。小夥伴取得成績時,孩子表面上可能滿不在乎,但往往暗下決心,要迎頭趕上。父母應抓住時機進行指導,提出適當的目標。切不可過分攀比,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只要教得好,

你家那位也能成為“別人家孩子”的實力代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