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有脾氣別對寶寶發

媽媽們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候?下班回家後, 拖著已是很疲憊的身子做好飯, 可寶貝偏要纏著你講故事;上班眼看要遲到了, 可寶貝還在磨磨蹭蹭;當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 小傢伙卻不識趣地在身邊大哭……除了大發雷霆外, 還能怎麼辦呢?

心裡暗想:不對最愛的寶貝發脾氣

最近我總是沖孩子發脾氣。
暑假兒子被送到他爺爺奶奶家, 回來後變得很黏人, 而且還很倔, 又愛頂嘴, 有時還真說不過他!一次, 到了洗澡的時間, 可他偏要先畫畫兒, 畫了畫, 又要看會兒書, 眼看已經很晚了, 可他偏偏怎麼說也不聽,

Advertisiment
於是我的怒氣終於變成巴掌扇了下去——洗澡時一脫褲子, 兒子的屁股上紅紅的五個手印……

我非常後悔, 臨睡前和老公講起這事時, 他認為孩子不能打也不該打, 何況兒子這麼乖巧可愛。 這個觀點我當然雙手贊成, 但事實是有時他實在太令人生氣了呀!可沒想到老公說:“你想想看, 我們生活、工作中有多少可惡可恨的人, 我們甚至從沒有想過去罵他打他, 那為什麼要為了一點點小事而去打罵我們最親的孩子呢?”我被這看似不講理的話逗笑了, 可事後一琢磨, 還真是這麼個理兒。 現在每當我要衝兒子發火時, 就想想老公說的這些話, 心情便會好很多。

發脾氣前先打預防針

沒有孩子的時候, 我常常看到人家的小孩喜歡的不得了,

Advertisiment
覺得他們都像天使一般可愛頑皮, 等自己真正做了母親, 才知道:天使也有變惡魔的時候, 那才是考驗一個人的耐心和毅力的時候!

當我感覺自己的火已經蹭地往上冒時, 我一般會快步走開, 遠離現場——本來正在施展魔法的“小魔頭”驚訝地被拋在原地。 這種短暫的脫離讓我不會因為失控而導致事情更惡化。 當情緒稍微平緩了, 再回去面對待清理的殘局;多數時候我也會儘量保持平靜地發出信號:“媽媽今天太累了, 心情不好, 有可能會發脾氣哦!”這招像打預防針一樣, 通常都很管用, 如果他還不識相地“偏向虎山行”, 那就真的宣洩了, 只能事後向兒子真誠道歉, 下次注意了。 當我們向孩子“承認”自己的失控時, 他們會立刻因為這不全是他們的過錯而感到釋懷,

Advertisiment
孩子會尊重我們的誠實和勇氣。

趁機教孩子學會體貼

如果說哪個媽媽沒有對孩子發過脾氣, 那肯定是假的。 有時因為太累了, 而沒法對孩子保持理性和禮貌——這個時候, 就要教會孩子學會體貼。

有時我先生下班回到家, 如果很累很煩, 他也會向我們兩個發脾氣。 我就會對龍龍吐吐舌頭, 將手指伸到嘴邊:“噓!爸爸很累了, 他發脾氣了, 我們自己玩, 不吵他。 媽媽給爸爸倒杯茶, 龍龍端過去好嗎?親他一口趕快跑回來啊!”

如果是我發脾氣——這種時候還是會比較多的。 龍龍爸爸也會採取同樣的方法。 如果龍龍爸爸不在, 我就會說:“龍龍, 媽媽很累, 很煩, 媽媽要生氣了, 你想點辦法安慰一下媽媽好不好?”

Advertisiment

龍龍就會用肉乎乎的小手抱著我的頭, 深情款款地說:“媽媽我好愛你, 我真的好愛你, 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聽了這話, 即便你是鐵石心腸, 也會被融化吧?

給寶貝一個“冷處理”

做一個溫和的母親, 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標。 但有時候, 面對孩子的纏繞和哭鬧, 要始終保持溫和並非易事。 更多的時候, 我採取“冷處理”的辦法。 無論寶貝怎麼哭喊, 我就是沉默不語。 有時候你的沉默對於做錯事的孩子也有一種威懾力量呢, 說不定比發火還有用。

前兩天, 多多從幼稚園回來也不知怎麼就開始不順心, 怎麼都不成。 你說一他偏要二, 你給東他非要西。 說他兩句, 小子就來眼淚攻勢。 無奈, 我索性不理他, 讓他自己在屋裡哭,

Advertisiment
我躲到廚房去做飯。 他哭了一陣子, 看我沒反應, 聲音漸漸小了。 過了一會兒, 就悄悄在廚房旁邊探頭探腦, 我還是沒管他。 他一會兒走開, 一會兒又回來張望兩下, 非常小聲地叫媽媽。 如此反復了三、四次, 小子終於走過來, 拉拉我的衣角說:“媽媽, 對不起!我剛才錯了!”我當然什麼怒氣都沒了, 抱起多多, 親親他, 風平浪靜。

在自己容易動怒的時候, 以“冷處理”的方式避其鋒芒。 不但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 心情漸趨平和, 更重要的, 不至於在火頭上讓孩子的心受到傷害。

發脾氣要適度

做父母的難免不對孩子發脾氣。 可過後又覺得內疚, 因為很多理論告訴我們不應該這麼做。 為此我曾多次下決心不再對孩子發脾氣, 然而, 我做不到。 有時我也想, 如果我永遠對孩子和顏悅色,真的對孩子最好嗎?我能保證她在家庭之外享受同樣的待遇嗎?

我覺得,不管孩子做了什麼錯事,總要求父母保持好脾氣,這是完全不現實的,而且也不正確。孩子們必須體驗一下他們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否則他們的言行以什麼為指南呢?寶貝對父母那些處於生氣和憤怒而說出的激烈言辭,與那些冷靜的教育相比,也許更易於被她們忍受。這樣的一次爆發可以讓他們看到,爸爸或媽媽對我是認真的,而不是敷衍和冷漠的。把不快表達出來,要比無所謂的態度好得多——上星期因為女兒睡前洗漱磨蹭,我跟她發了脾氣。這星期,無論我叫她幹什麼事情,她都很痛快地說:“好吧。”看來,適當發脾氣也沒什麼不好,父母不用過於自責,但有些原則還是要掌握的,比如不要暴力,特別是因為我們的無端怒火而引起的暴力。

轉換環境,用微笑善待自己和孩子

我曾經看過一個漫畫,老闆對丈夫吼叫,丈夫回到家後,和太太爭論;太太對孩子叫駡,然後孩子踢小貓出氣……作為職場父母,經常會因為身心疲倦、煩躁而容易發脾氣,或者因為目前的工作或生活有不滿意的地方,卻又無法改變現狀而遷怒于孩子。如果經常毫無根據的懲罰孩子,他將來就會沒有對錯之分,更別提對他心靈上的傷害了。

每當我感覺自己心情不好時,我會用轉換環境的辦法,比如聽音樂、想點好玩的事情等調節自己,實在想發脾氣的時候,趕緊給自己轉移注意力,或者乾脆換丈夫或老人來看孩子,自己出去透透氣,一會兒氣就消了。

而自從然然上幼稚園之後,她自己學會了調節我們的情緒。如果看見我生氣或沉下臉來,她就會可憐兮兮地說:“媽媽沒有這樣的!媽媽沒有對自己寶寶這麼凶的!”或者說:“媽媽笑啊、笑啊!”有時候我氣得要命,哪裡笑得出來,她就會堅持要你笑。到最後我只好先假笑幾下,但會發現情緒一下子就放鬆了,然後就真的被然然逗笑了,再來跟她講道理。所以,我從孩子身上也學到了一招:用微笑來善待自己和孩子。

如果我永遠對孩子和顏悅色,真的對孩子最好嗎?我能保證她在家庭之外享受同樣的待遇嗎?

我覺得,不管孩子做了什麼錯事,總要求父母保持好脾氣,這是完全不現實的,而且也不正確。孩子們必須體驗一下他們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否則他們的言行以什麼為指南呢?寶貝對父母那些處於生氣和憤怒而說出的激烈言辭,與那些冷靜的教育相比,也許更易於被她們忍受。這樣的一次爆發可以讓他們看到,爸爸或媽媽對我是認真的,而不是敷衍和冷漠的。把不快表達出來,要比無所謂的態度好得多——上星期因為女兒睡前洗漱磨蹭,我跟她發了脾氣。這星期,無論我叫她幹什麼事情,她都很痛快地說:“好吧。”看來,適當發脾氣也沒什麼不好,父母不用過於自責,但有些原則還是要掌握的,比如不要暴力,特別是因為我們的無端怒火而引起的暴力。

轉換環境,用微笑善待自己和孩子

我曾經看過一個漫畫,老闆對丈夫吼叫,丈夫回到家後,和太太爭論;太太對孩子叫駡,然後孩子踢小貓出氣……作為職場父母,經常會因為身心疲倦、煩躁而容易發脾氣,或者因為目前的工作或生活有不滿意的地方,卻又無法改變現狀而遷怒于孩子。如果經常毫無根據的懲罰孩子,他將來就會沒有對錯之分,更別提對他心靈上的傷害了。

每當我感覺自己心情不好時,我會用轉換環境的辦法,比如聽音樂、想點好玩的事情等調節自己,實在想發脾氣的時候,趕緊給自己轉移注意力,或者乾脆換丈夫或老人來看孩子,自己出去透透氣,一會兒氣就消了。

而自從然然上幼稚園之後,她自己學會了調節我們的情緒。如果看見我生氣或沉下臉來,她就會可憐兮兮地說:“媽媽沒有這樣的!媽媽沒有對自己寶寶這麼凶的!”或者說:“媽媽笑啊、笑啊!”有時候我氣得要命,哪裡笑得出來,她就會堅持要你笑。到最後我只好先假笑幾下,但會發現情緒一下子就放鬆了,然後就真的被然然逗笑了,再來跟她講道理。所以,我從孩子身上也學到了一招:用微笑來善待自己和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