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班下課後, 下起了雨。 大多數家長都是騎車帶孩子回家, 有一位媽媽沒帶雨衣, 大聲地責駡孩子:“就說要下雨吧?!我說開車來, 你偏偏要坐自行車!人家沒車沒辦法, 你有車不坐一定要坐自行車。 看, 真下雨了吧?現在怎麼辦?咱倆都得淋雨了。 ”孩子也就2歲多, 聽到媽媽的責駡後大哭起來, 沖著媽媽叫喊:“我就是要坐自行車!我就是不要坐小車!淋雨怎麼了?淋雨更好玩!”
這是孩子的性格有問題嗎?還是媽媽的想法有問題呢?
關鍵點分析
生活條件好了, 是不是就可以放棄傳統美德呢?如果家長一味嬌寵孩子,
Advertisiment
這位媽媽很疼自己的孩子, 颳風怕吹著, 下雨怕淋著, 家裡條件也不錯, 有私家車, 對孩子更是呵護有加, 明顯有富養孩子的心理。 孩子坐慣了小車, 想找坐自行車的樂趣, 這也許是小孩子的天性, 無可厚非。 問題出在哪兒呢?這位家長明明知道天要下雨, 卻聽了孩子的建議, 選擇騎自行車, 說明孩子已經很任性了, 而這種任性可能就是家長平時太過寵慣、富養所致。 在已經養成任性毛病的孩子面前,
Advertisiment
富養, 不是僅僅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 也不是過度關注孩子, 更不是驕縱孩子。 有時可以嘗試一次“低水準”生活, 也是大有好處的。 那位媽媽已經騎自行車來了, 天已經下雨了, 就不要責駡孩子了, 母子一起面對現實, 積極樂觀地解決問題, 共渡難關, 可以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不向困難低頭的韌勁。
關鍵幫助
招數一:不要隨意滿足孩子的欲望和訴求。 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 孩子的很多願望在家長看來是很容易實現的。 在物質方面, 必須買的物品, 當然不能含糊, 但有些東西並不是孩子急需的, 甚至算奢侈品,
Advertisiment
招數二:培養孩子勤儉的美德。 即使家裡再有錢, 也要注意節約, 能用的東西儘量用, 能省的錢就不瞎浪費。 家長在家中拾掇東西時,
Advertisiment
招數三:與孩子一起體驗“吃苦”的感覺。 生活水準高了, 就容易喪失吃苦的精神。 因此, 偶爾找一些“吃苦”的事情與孩子一起體驗一下, 可以磨煉他們的意志。 比如上面這個案例, 既然天下雨了, 家長沒開車, 只有自行車, 這時媽媽一味責駡孩子, 只會引起孩子自責或撒潑。 與其這樣, 還不如用積極的態度引導孩子體驗在雨中騎車的苦與樂。 其他孩子都能忍受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