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期望在幼稚教育中的神奇作用

先給你講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賽普勒斯國王, 他對自己用象牙雕刻的一尊少女像產生了愛戀之情。 他那熱烈真摯的期望感動了愛神阿佛洛狄忒, 阿佛洛狄忒便給雕像以生命。 象牙少女變成了真人, 兩人終於結為夫婦。 故事說明的是期望的作用。 期望果然有這麼大作用, 可以達到心想事成的奇效嗎?人們總想驗證一下。

1968年, 瑞典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可柏生在美國一所小學調查後說:他們通過智力測驗, 找出了一些有發展前途的學生, 並指出這些學生智商很高,

Advertisiment
發展前途大。 8個月後, 這些實驗物件的成績果然大大超過了其他學生。 羅森塔爾隨即宣佈, 他們當時並沒有進行真實的智力測驗, 而是隨機到各班抽取了少數學生。 他們的實驗證明:期望對孩子有著重要的影響。 這就是教育心理學中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期望就是希望, 它可以給孩子一種激勵作用。 父母如能善用期望效應, 可以收到異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