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來的科學家是如何養成的?

一些科學技術發達的國家在家庭教育中很重視引導和幫助孩子動手做實驗。 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幼時便是一個小實驗家。 被稱為“航太之父”的美國科學家布勞恩, 幼時曾用6支特大的焰火綁在滑坡車上, 當他點燃了這6支焰火時, 車子便完全失去了控制, 拖著彗星尾巴似的火焰沖出去了。 這便是他第一次的“火箭”實驗。 後來, 他在哥哥的幫助下, 發射了許多自製的焰火, 做了若干種實驗。 成年後他終於成為著名的航空科學家。 大發明家愛迪生10歲時就在母親的指導下進行各種化學實驗。 這些科學家幼時的實驗活動,

Advertisiment
對他們後來的事業以及成就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引導和幫助孩子進行小實驗, 在孩子的成長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 它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鍛煉和發展。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 雙手精細靈巧的動作和敏銳的感覺, 會遷移到思維上去。 第二, 能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增大和鞏固知識, 凡是孩子動手做過實驗的那些知識他們是不會忘記的。 第三, 可以培養兒童探索的興趣, 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第四, 有利於培養和發展兒童的觀察力。 觀察力是科學家的可貴品質。 觀察力強的人, 能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 常的東西, 從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科學奧秘。 兒童在實驗的過程中, 這種觀察力便會逐漸得到發展和提高。

Advertisiment
第五, 可以使兒童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精神, 在學習和工作中能一絲不苟, 認真負責。

許多科學家在回憶他們童年進行的小實驗時, 總忘不了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引導和幫助。 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總忘不了幼年時父親幫他製作的實驗工具和給他講解的有關知識。 從一些科學家的家庭教育看, 父母對孩子小實驗的引導和幫助, 可從下列兩個方面入手:

一、先要激發孩子進行實驗的興趣。 家長可以向孩子提一些問題, 鼓勵孩子通過實驗來回答或證明自己的回答。 如問孩子金屬和木材哪種材料傳熱快?可以教孩子準備一支筷子和一根與筷子一樣長的鐵絲, 讓孩子用手捏著,

Advertisiment
並把它們的另一頭放在點燃的蠟燭上燒, 孩子很快就會發現金屬比木頭傳熱快。 這個實驗如果繼續做下去, 孩子還會發現金屬的材料不但傳熱快, 而且散熱也快。 孩子在實驗中自己找到了答案, 成功地回答了問題, 這便會激發孩子對實驗的興趣。

家長還可以用一些普通鏡子和棱鏡、放大鏡、望遠鏡等等, 引導孩子瞭解這些“鏡子”的作用並加以比較, 從而使他們對有關光的實驗感興趣。

二、為孩子創造一些簡單而必要的實驗條件, 使孩子的實驗能夠順利進行。 有時不是孩子不願實驗, 而是因為碰到了困難, 如缺少必要的工具, 缺乏應有的知識, 不知實驗程式, 不會使用工具, 對實驗現象不能解釋等等, 這些都會使實驗不能繼續下去。

Advertisiment
做實驗的工具並非一定要花錢買,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品或身邊的一些廢舊物資都有可能成為孩子的實驗工具。

實驗時, 家長可以先給孩子講解與實驗有關的知識, 然後再通過實驗證實知識的正確;也可以先實驗, 後給孩子講解知識, 這樣在孩子有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後更利於對知識的領會。 除此, 還應和孩子一起為實驗做好準備, 使孩子明確實驗的目的、進行的步驟、使用工具的方法, 注意的事項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