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爸媽須知:梅毒是胎兒的無形殺手

梅毒是由蒼白(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VD,STD)。 絕大多數是通過性途徑傳播。

據瞭解, 當前年輕婦女梅毒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 且多為早期梅毒。 由於早期梅毒的症狀較輕, 加上青黴素的廣泛應用, 症狀一般也不典型, 很容易被病人忽略或被有的醫生誤診。 因此, 提髙警惕極為重要。 認真對待, 及時治療孕期梅毒, 防止先天性梅毒兒的出生, 也是目前擺在婦產科醫生面前的任務。

懷孕前患了梅毒未治癒或懷孕後患梅毒的孕婦, 體內含有的梅毒螺旋體經過血流到達胎盤, 侵襲破壞胎盤,

Advertisiment
然後進入胎兒體內, 傳染胎兒。 有的人感染了梅毒但無任何症狀, 自己並不知已患病, 仍具有傳染性, 這些人懷孕後仍可傳染胎兒, 這種潛伏期的梅毒可於懷孕期間出現症狀。 懷孕後的梅毒患者, 本身除了與一般患者有相同的臨床表現外, 因免疫力抵抗力低下, 可使病情惡化, 發生梅毒性骨炎、骨膜炎、心血管梅毒和神經梅毒的情況增多。 早期梅毒尤其二期梅毒孕婦傳染胎兒的危險性最大。

梅毒螺旋體破壞胎盤、侵害胎兒內臟, 可發生流產、早產、死產。 沒有經過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的梅毒孕婦, 經過幾次流產、早產、死產後, 即使有活產嬰兒出生, 其中大約有65%的嬰兒也會感染上梅毒, 成為先天梅毒兒, 其致殘率和死亡率均很髙。

Advertisiment

育齡婦女應配合醫生, 育嬰專家提醒, 抓住幾個關鍵時機, 採取以下防治措施:

1、進行孕前檢查。 顯性梅毒通過病史、體征即可診斷;潛伏期梅毒只有通過化驗檢查方能確診。 而潛伏期梅毒是導致妊娠梅毒發生的主要原因。 所以, 育齡婦女在計畫懷孕前應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查。 如果發現自己感染了梅毒, 應暫緩懷孕, 先進行系統治療。 同時, 應對配偶進行檢查, 並在醫生指導下決定懷孕時間。

2、在妊娠3個月內進行篩查和驅梅治療。 如孕婦被確診感染了梅毒, 最好是選擇流產;也可在醫生指導下, 進行充分的驅梅治療。 因為在妊娠16周前, 胎兒的營養是由絨毛膜供給的, 絨毛膜由兩層細胞組成, 梅毒螺旋體不易穿過。 到懷孕16周後,

Advertisiment
由於胎盤中的滋養層細胞逐漸萎縮, 胎兒的營養供給已由胎盤代替, 此時梅毒螺旋體可以順利通過胎盤並進入胎兒體內。 無論妊娠前是否進行過治療, 為了確保孕婦體內的梅毒螺旋體已無致病性, 患者妊娠後均應再次進行充分的治療。

3、檢查結果可疑陽性時, 應定期隨診複查和進行治療。 如果呈陽性反應, 但滴度較低, 則需排除假陽性情況(如自身免疫病、結締組織病、病毒感染、非梅毒螺旋體感染)。 在妊娠晚期, 也有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假陽性反應的情況出現。 在找不到出現假陽性反應的原因時, 孕婦應進行驅梅治療。

4、孕婦在妊娠中後期被發現梅毒時, 應在及時治療的同時, 判斷胎兒是否受到感染。 ①B超檢查。

Advertisiment
如果發現胎兒出現特徵性頭皮水腫, 應懷疑胎兒感染了梅毒。 ②應立即收集胎兒羊水進行暗視野檢查, 發現梅毒螺旋體即可作為胎兒感染的診斷依據。 ③在分娩時, 若檢查臍帶及胎盤異常, 可刮取臍帶靜脈壁及胎盤的胎兒面進行暗視野檢查。 可在嬰兒出生後採集靜脈血進行化驗, 如非梅毒螺旋體抗體(RPR)滴度持續上升或高於母親的水準即可確診。

5、確定治療方案。 為了防止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建議中醫治療。

6、若患者乳☆禁☆房上無梅毒皮損, 則可給健康嬰兒哺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