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活常識上說, 末伏有兩層含義:一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 是最後的一伏;另一層含義是指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時間, 也被稱為三伏。 末伏早晚較涼快, 白天陽光依然劇烈。
伏天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 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 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 每伏10天, 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
“三伏”, 據說是古代秦德公最先提出的, 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伏”是隱伏起來避暑的意思。 三伏是一年裡最熱的時期。
Advertisiment
2 2017年末伏是什麼時候
2017年三伏(末伏)是8月11(庚午日) 到8月20日這段時期。
2017年三伏時間表:
一伏(初伏) 7月12(庚子日) 7月21
二伏(中伏) 7月22(庚戌日) 8月10
三伏(末伏) 8月11(庚午日) 8月20
3 末伏的習俗
三伏天時節還要吃烙餅攤雞蛋。
每年的三伏, 都在立秋以後, 氣候已比中伏涼了一些, 主婦們完全可站在爐前為家人烙餅了。
餅在古時是穀物、麵粉製成的食品統稱。 至唐宋代後, 餅才開始成為以麵粉製成的圓形麵食, 出現了多種配料帶餡的餅、千層餅、酥油餅、家常餅及薄餅等。
在三伏天時多愛烙脂油餅、大荷葉餅, 再煮鍋綠豆粥, 攤上幾個雞蛋, 買點醬豬頭肉, 拌個蒜茄泥, 拌個涼粉或撥魚, 一家合而食之, 是伏天裡不錯的清爽美味。
三伏天的食俗, 雖沒大魚大肉,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