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是我的

寶寶一歲後, 漸漸懂得東西都有主人, 喜歡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 當大人還沒反映過來, 寶寶已經把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搶到手了。 當你想把玩具還給小朋友時, 寶寶不幹, “哇哇”哭。 每個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那麼這種情況正常嗎?

每天在房間裡都會聽到孩子說:我的呀!不給!不行!這是因為兩周歲的孩子開始進入一個重要的成長階段, 他知道東西都應該有主人, 哪些東西歸已, 哪些東西屬別人的, 分清了“我的”、“爸爸的”、“媽媽的”這些話的區別, 能說出否定的“不行”、“不給”。 如果有人玩他的玩具, 他的這種表示是說他是玩具的主人,
Advertisiment
不可分給別人, 只有他才佔有權。 孩子叫嚷時對孩子進行威脅, 或覺得孩子這麼小氣, 對孩子進行教訓, 這樣不會收到好的效果。 應該和風細雨地對孩子講道理, 順其自然, 等時機成熟, 孩子就會懂得自我犧牲。 家長可以輕輕地對孩子說:“把你的娃娃或車子給小朋友玩一會兒吧!”或“看, 你借給小朋友玩具玩, 小朋友多高興啊!”還可訓練孩子與別人共同遊戲, 如:互相傳球, 互相交換玩具玩等。 如果其他小朋友玩的玩具與自己的玩具與自己的玩具相同, 孩子會說, 他玩的玩具是我的, 大人應肯定地親切地告訴他“不是”, 是***媽給他買的, 一樣的玩具很多。 讓孩子懂得那些東西不是他的而是別人的。 在大事小事上都經常注意訓練孩子,
Advertisiment
如家裡有一個水果, 就要多切幾塊, 家庭成員共同享用, 老年人先享用, 使孩子養成不自私, 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關心別人的好品德。 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榜樣作用。 不久您的孩子便會成為既懂索取又懂奉獻的孩子。 當他慢慢長大了, 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了, 更瞭解自己了, 懂得的事物也多起來, 他便會甘心情願地把屬於自己的東西分給別人, 不會急於搶其他孩子手中的東西。 遇到這樣的情況, 父母千萬不能硬搶或者大聲呵斥。 寶寶還不知道搶別人的玩具是不對的, 他只知道玩玩具。 父母可以多瞭解這個時段的寶寶都有哪些特點, 以便知道怎麼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