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林則徐:教子成才

林則徐以禁煙抗英的壯舉而震撼世界, 也因治家嚴謹、教子有方而被人稱道。

他為官常匹馬上任, 把妻孥留在家鄉, 平時教育子女通過鴻雁傳書。 封建社會把讀書看得很重, 所謂“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是也。 林則徐卻不然, 一方面教子要“敬師勤讀”;另一方面教子學種莊稼, 向兒子灌輸“農民為世間第一等最高之人”的思想, 督促他們“黎明即起, 勤學稼牆”, 可謂用心良苦。

古時讀書人多為“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唯讀聖賢書”之流, 林則徐強調“讀書貴在用世”, 即讀書的目的在於為社會作出貢獻。 他告誡兒子既不能“唯讀死書而全無閱歷”,

Advertisiment
也不可“閱歷深, 而才學薄”, 而要做到讀書和實踐並重, 指望兒子既有真才實學, 又能為社會多作貢獻。

林則徐要求子女像自己一樣, 為官剛正不阿、清正廉潔, 不為功名利祿所累, 決不要在奉祿之外, 妄取民間或下屬一文一毫。 正如他留在家中的一副對聯所述:“子孫若如我, 留錢做什麼, 賢而多財, 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 留錢做什麼, 愚而多財, 益增其過”。 林則徐這種身體力行的教子之道, 對於我們今天渴望子女成才的父母來說, 也許不無借鑒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