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果汁好喝,不要讓孩子喝太多

不要拿果汁當水喝, 白開水才是寶寶度夏的最佳飲品。

對於寶寶, 夏季喝果汁至少有三大好處:

一來果汁口感好, 較白開水更樂為寶寶所接受, 可及時補充流汗導致的水分流失;

二來果汁養分豐富, 含有較多的糖類、維生素與礦物質;

三來可增加寶寶的進食品種, 培養其食物品種多樣化的健康進餐習慣, 防止日後出現偏食或挑食等不良飲食行為。

不過, 果汁也非完美無缺, 一旦飲用量等細節把握不當, 亦有招致麻煩之虞, 甚至可能誘發疾病。

“果汁可能帶來的5種風險”

缺銅性貧血 果汁富含果糖, 攝入過多可影響寶寶對礦物元素銅的攝取。

Advertisiment
銅是人體內許多金屬酶的重要成分, 功能之一就是促進鐵元素構成血紅蛋白。 故過量喝果汁, 可使寶寶與貧血、中性白細胞減少、生長緩慢等營養不良性疾患掛上鉤。

降低血鈣 市售果汁中添加有枸櫞酸, 枸櫞酸可在體內與鈣結合成枸櫞酸鈣, 造成寶寶血鈣濃度下降, 重者可能誘發驚厥。

色素之害 市售果汁中的色素也不少, 其危害勝過枸櫞酸, 容易沉積于寶寶未發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 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 干擾體內多種酶的功能, 誘發多動行為, 在寶寶體格、智力與心理發育上拖後腿。

損傷腎臟 果汁含糖分多, 既是優勢也是缺陷, 因為寶寶過量飲用果汁會吸收過多的糖分,

Advertisiment
一旦超過身體的利用度, 便會從腎臟排出, 醫學稱為“果汁尿”。 長此以往, 可能損傷寶寶稚嫩的腎臟。

誘發肥胖 美國有研究發現, 一杯果汁所含的糖分, 折合成卡路里甚至高過“肥胖飲料”可樂, 比如一杯240毫升純果汁, 就含有100卡左右熱量。 由於果糖比葡萄糖更容易被肝臟轉化為脂肪, 所以也更易使寶寶變成小胖墩, 並進而增加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成人病的風險。

“6大飲用要點, 趨利避害”

那麼寶寶要怎麼喝果汁才科學呢?父母要牢記以下要點:

適齡喝果汁 雖然從消化系統與功能發育的角度看, 出生後兩個月左右就可以喝果汁了, 但權衡利弊, 還是不要過早添加為妙。 原因在於過早加喂水果汁, 一可擠佔寶寶對母乳的攝入量,

Advertisiment
而母乳才是小寶寶的最佳主食;二可因為奶瓶的橡皮奶嘴孔大易吸, 影響寶寶吮吸主動性, 增加吸吮母乳的難度。

一般原則是確保寶寶有4~6個月的足量母乳餵養, 故果汁添加最早也應放在半歲以後。

自己製作最好 果汁最好由父母在家親自製作, 可避免前文提到的色素、枸櫞酸等添加劑之害, 而且更新鮮。

選購需“三看”如果你嫌麻煩或沒時間, 需要到市場購買成品, 一定要擦亮眼睛, 選擇健康品種。 市面上的果汁有果味飲料、含一定比例的果汁飲料與純果汁三種。 選購技巧可歸納為“三看”:

一看純度。 果汁濃度越高, 就越接近原果汁;故100%的純度肯定優於10%或者其他純度。 至於果味飲料, 基本上與水果沒什麼關係,

Advertisiment
應儘量避開。

二看成色。 天然果汁易氧化, 久置後顏色會變得醇厚, 甚至黯淡, 但無損營養和口味。 而那些始終保持透亮鮮豔的果汁, 很可能添加了色素或者防腐劑, 對健康有害。

三看分層。 原漿果汁一般有果肉沉澱, 保留了較多的纖維素, 更適合寶寶飲用。

控制飲用量 絕對不要拿果汁當水喝, 因為白開水才是寶寶度夏的最佳飲品, 不可讓果汁“喧賓奪主”, 影響甚至代替日常飲水。

不同年齡段的果汁建議飲用量如下:

4~6個月寶寶即便要喝, 每天也不應超過10毫升, 且要加開水稀釋, 加水比例約為1:10;

6~12個月每天不超過100毫升;

1~6歲每天不超過180毫升;

6歲以上每天不超過300毫升。

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 水果榨成汁後, 維生素可大量丟失,

Advertisiment
有些水果的維生素流失率高達90%;同樣流失嚴重的還有纖維素, 纖維素在促進寶寶消化、防止便秘、控制肥胖等方面功效獨到。

所以, 寶寶喝果汁要與果渣一起喝, 更不可只喝果汁而不進食水果。

飯前半小時飲用 寶寶喝果汁宜在兩餐之間施行, 尤以飯前半小時為佳, 此時飲用果汁, 其中富含的維生素C可使正餐中鐵的吸收率提高3~6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