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孫子今年2歲, 小傢伙簡直就是個“口水兜”, 儘管精心保護, 但小下巴還是紅紅的, 真不知如何是好, 只盼望著他趕快長大些,這樣就可能不會再流口水了。
後來親戚中有位長輩告訴我, 小孩子流動口水太多是病態, 得治。 他給我一個方子--栗子茯苓棗粥, 讓我煮來給小孫子吃。 連續喂服1個星期後, 他的口水還真是少了很多。
現將其介紹如下:栗子、大棗各10枚, 茯苓15克, 大米50克。 將茯苓研細,大棗去核,先將大米煮沸後, 下大棗、茯苓、栗子等, 煮至粥熟服食, 每日1劑, 連續5~7天。
點評:小兒流口水, 中醫稱之為“滯頤”(流涎不收),
Advertisiment
據中醫臨床所見, 流涎日久不止, 當以脾虛居多。 栗子茯苓棗粥是一個較佳的補脾食療方。 方中栗子(板栗)性溫、味甘, 入脾、胃、腎經。 能健脾益腎、厚補胃腸;大棗味甘性平, 有健脾和胃、補益氣血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 有補脾利濕, 寧心安神作用;大米乃“五穀之首”,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健脾養胃。 諸味合用, 能共奏健脾燥濕、和胃攝涎之功。 此方更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流涎症。
脾胃虛寒證主要表現:涎液清稀, 多如漏水, 下巴濕爛作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