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兒血中的白蛋白, 每100毫升血中只能聯合20-25毫克的膽紅素, 如果血中間接膽紅素超過每100毫開20-25毫克, 而白蛋白並不增加時, 游離膽紅素就大大增加。 這些游離膽紅素危害極大, 能通過腦細胞膜與腦細胞牢固地結合, 可將腦細胞損害, 引起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 因為它能把腦細胞核染成黃色, 故稱為核黃疸。
核黃疸多發生在高膽紅素血症高峰之時, 一般生後3一了天的新生兒最易發病。 早期核黃疸病人, 除了明顯的重度黃疸以外, 只表現為精神差、嗜睡、不吃奶、四肢無力, 對外界反應很差, 甚至連打針都不哭,
Advertisiment
核黃疸一且發生, 要麼在抽瘋最嚴重的極期造成死亡, 要麼因腦細胞發生不可恢復的損傷, 而在1-2個月後留下終身後遺症。 有後遺症的孩于, 家長經常可以發現孩於無原因地陣陣哭鬧、四肢發挺、上肢內旋和翻白眼珠。 等孩子長大, 頭很軟, 抬不起來, 腳尖著地、智力欠佳, 生活也往往不能自理, 給家長及社會都增加了很大負擔。
對於核黃疸的治療,
Advertisiment
預防核黃疸, 必須每天將初生的嬰兒放在窗前自然光線下密切觀察黃疸進展情況。 嬰兒生後兩天內出現黃值, 無論輕正都屬病理狀態, 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 生後2~7天是生理性黃疸發生的時間範圍, 生理性黃疸肉眼觀察, 皮膚應為淡黃色, 鞏膜以藍為主或微帶黃色, 尿黃但不染尿布。 如果超越此範圍, 皮膚呈桔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