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根據寶寶氣質選不同的早教方法

小寶寶也有氣質?沒錯, 心理學家指出,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 所以, 在早期家庭教育時, 我們可以根據寶寶的氣質來進行方法的選擇哦。
如今, 不少早教中心、幼教機構, 甚至網站都推出了兒童氣質測試, 很多家長對此也非常熱衷。 教育專家表示, 氣質是先天的, 沒有好壞之分, 氣質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父母應根據孩子的不同氣質, 採取適當的教育方式, 説明他們更健康地發展。

根據BB氣質選不同早期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睡覺的時間固定嗎?”“起床時是煩躁不安還是很愉快?”“和陌生人見面, 是拒絕還是接受?”這是什麼考試題呢?原來是幾位媽媽正在為孩子做兒童氣質測評。
Advertisiment
在早教中心經常有媽媽要求老師為孩子做這樣的測評。 “孩子在3歲以前基本是天然發展, 很少受外界影響, 所以做氣質測評最好在3歲之前, 不需要寶寶參與, 只要家長根據孩子平時的表現來答題就可以。 ”一名早教老師介紹道, 年輕的家長們對孩子教育很重視, 他們想從科學的角度瞭解自己的孩子, 以便“對症下藥”。 一些兒科醫院、育兒網站也有此類的“兒童氣質測評”, 吸引了大量的年輕父母。
孩子氣質主要是從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等9個維度來綜合評價的, 最終根據這9個維度測評結果將孩子氣質分為3個類型:
容易型:
這類孩子吃、喝、睡等生理機能有規律,
Advertisiment
容易接受新人或事物, 容易適應新環境, 情緒愉快, 反應積極, 易受到成人最大的關懷和喜愛, 這一類孩子約占40%。
困難型:
與“容易型”的孩子相反, 這類孩子時常大聲哭鬧, 情緒總是不穩定, 生活缺乏規律, 對新事物和新環境接受很慢, 撫養起來很麻煩, 易使親子關係疏遠, 這一類孩子約占10%。
遲緩型:
這類孩子活動水準低, 行為反應強度弱, 情緒消極, 但又不像困難型的孩子那樣總是大聲哭鬧, 他們安靜退縮、逃避新事物。 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 “遲緩型”的孩子會對外界新刺激緩慢發生興趣, 之後逐漸活躍起來。 這一類孩子約占15%。
另外, 還有35%的孩子不能簡單地劃歸到上述任何一種氣質類型中, 他們往往具有上述兩種或三種氣質類型混合的特點,
Advertisiment
屬於“中間型”或“過渡型”。
有些年輕父母總是喜歡在心中塑造一個“理想的孩子”, 可當孩子降生之後, 他們發現, 這個鮮活的小生命的一切行為卻與他們想像的相差甚遠, 這就要求父母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了。 如果還是一味堅持自己的意願, 採取強制方式, 硬將自己的孩子往心中的“理想模型”上靠, 可能會導致親子之間對立、逆反。
孩子氣質是先天決定的, 從本質上很難改變, 但是受後天環境影響, 還是會略起變化, 作為家長, 可以對氣質偏異的孩子施加影響, 修去其過剩的部分, 補充其不足之處, 達到健康成長的目的, 但要切忌矯枉過正, 強制讓“緩慢型”變得靈活, 讓“難養型”變得易養, 這只會使教育效果越來越差。
Advertisiment

不少家長提出疑問:到底孩子氣質有沒有好壞之分, 如果想改變氣質類型該怎麼辦?
其實, 孩子的氣質是天生的, 沒有好壞之分, 也不容易改變,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根據不同氣質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 無論哪種氣質, 都有積極和消極的一面, 有些父母從字面上理解, 以為“易養型”的孩子比“難養型”的孩子更有優勢。 但實踐表明, “難養型”的孩子也有很多獨特的優勢:比如他們敏感, 所以, 父母能及時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 能在疾病早期採取必要的醫療措施。
小編總結:在早期家庭教育中, 家長可要學會分清寶寶的氣質, 要知道“難養型”孩子的學齡前期智力發展比“易養型”孩子更好, 這是因為父母會花更多精力對這類孩子進行積極的教育。
Advertisiment
另外, “遲緩型”的孩子暫時看起來行動稍微弱些, 但他們長大後遇事更穩重。

還想瞭解更多早教資訊?我們為您推薦:

寶寶潛能開發 爸爸必做的10件事

教寶寶學說話需要避免五大誤區

媽媽的經驗談 早教班有五大好處

“偽娘的時代” 如何養兒子?

iPad 可否成為孩子的早教工具?

(兼職編輯:鄒利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