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不少早教中心、幼教機構, 甚至網站都推出了兒童氣質測試, 很多家長對此也非常熱衷。 教育專家表示, 氣質是先天的, 沒有好壞之分, 氣質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父母應根據孩子的不同氣質, 採取適當的教育方式, 説明他們更健康地發展。
根據BB氣質選不同早期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睡覺的時間固定嗎?”“起床時是煩躁不安還是很愉快?”“和陌生人見面, 是拒絕還是接受?”這是什麼考試題呢?原來是幾位媽媽正在為孩子做兒童氣質測評。
Advertisiment
孩子氣質主要是從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等9個維度來綜合評價的, 最終根據這9個維度測評結果將孩子氣質分為3個類型:
容易型:
這類孩子吃、喝、睡等生理機能有規律,
Advertisiment
困難型:
與“容易型”的孩子相反, 這類孩子時常大聲哭鬧, 情緒總是不穩定, 生活缺乏規律, 對新事物和新環境接受很慢, 撫養起來很麻煩, 易使親子關係疏遠, 這一類孩子約占10%。
遲緩型:
這類孩子活動水準低, 行為反應強度弱, 情緒消極, 但又不像困難型的孩子那樣總是大聲哭鬧, 他們安靜退縮、逃避新事物。 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 “遲緩型”的孩子會對外界新刺激緩慢發生興趣, 之後逐漸活躍起來。 這一類孩子約占15%。
另外, 還有35%的孩子不能簡單地劃歸到上述任何一種氣質類型中, 他們往往具有上述兩種或三種氣質類型混合的特點,
Advertisiment
有些年輕父母總是喜歡在心中塑造一個“理想的孩子”, 可當孩子降生之後, 他們發現, 這個鮮活的小生命的一切行為卻與他們想像的相差甚遠, 這就要求父母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了。 如果還是一味堅持自己的意願, 採取強制方式, 硬將自己的孩子往心中的“理想模型”上靠, 可能會導致親子之間對立、逆反。
孩子氣質是先天決定的, 從本質上很難改變, 但是受後天環境影響, 還是會略起變化, 作為家長, 可以對氣質偏異的孩子施加影響, 修去其過剩的部分, 補充其不足之處, 達到健康成長的目的, 但要切忌矯枉過正, 強制讓“緩慢型”變得靈活, 讓“難養型”變得易養, 這只會使教育效果越來越差。
Advertisiment
不少家長提出疑問:到底孩子氣質有沒有好壞之分, 如果想改變氣質類型該怎麼辦?
其實, 孩子的氣質是天生的, 沒有好壞之分, 也不容易改變,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根據不同氣質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 無論哪種氣質, 都有積極和消極的一面, 有些父母從字面上理解, 以為“易養型”的孩子比“難養型”的孩子更有優勢。 但實踐表明, “難養型”的孩子也有很多獨特的優勢:比如他們敏感, 所以, 父母能及時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 能在疾病早期採取必要的醫療措施。
小編總結:在早期家庭教育中, 家長可要學會分清寶寶的氣質, 要知道“難養型”孩子的學齡前期智力發展比“易養型”孩子更好, 這是因為父母會花更多精力對這類孩子進行積極的教育。
Advertisiment
還想瞭解更多早教資訊?我們為您推薦:
寶寶潛能開發 爸爸必做的10件事
教寶寶學說話需要避免五大誤區
媽媽的經驗談 早教班有五大好處“偽娘的時代” 如何養兒子?
iPad 可否成為孩子的早教工具?
(兼職編輯:鄒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