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桀犬吠堯的成語故事

1 桀犬吠堯的故事

西漢景帝時, 有個名叫鄒陽的文士, “為人有智略, 慷慨不苟合”。 起初, 他和文學家枚乘等人都在吳王劉濞手下做事。 因他們不但有文才, 而且也有口才, 所以很受器重。 後來, 吳王陰謀叛亂, 鄒陽不願隨從, 便上書勸諫。 可吳王劉濞聽不進去, 鄒陽便和枚乘等人一起投奔了梁孝王劉武。 但是梁孝王的心腹公孫詭等人嫉妒鄒陽, 在梁孝王面前說了鄒陽等不少的壞話。 梁孝王一怒之下便將鄒陽關進監牢, 並準備把他處死。 鄒陽在獄中上書梁孝王, 為自己辯白, 這就是流傳千古的名文《獄中上樑王書》。

Advertisiment

鄒陽在信中列舉了大量歷史上名人被疑甚至被迫害至死而實際上都是忠貞之士的事例, 提醒梁孝王細察真情, 重用賢才, 不要冤枉好人。 他還說道:“今人主(實指梁孝王)誠能去驕傲之心, 懷可極之意, 披心腹, 見情素, 墮肝膽, 施德厚, 終與之窮達, 無愛於土, 則桀之犬可使吠堯, 蹠之客可使刺由, 何況因萬乘之權, 假聖王之資乎!”

梁孝王看了很受感動, 便將鄒陽釋放出獄。

2 桀犬吠堯的材料

【注音】jié quǎn fèi yáo

【出處】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終與之窮達, 無愛於士, 桀之狗可使吠堯, 而蹠之客可使刺由。 ”

【解釋】桀的犬向堯狂吠。 比喻奴才只知道一心為他的主子效勞, 而不分賢愚善惡。

【用法】主謂式;作賓語;比喻壞人攻擊好人。

【近義詞】各為其主

【同韻詞】戴角披毛、鬼哭狼嗥、積薪候燎、虎穴狼巢、比葫蘆畫瓢、不擒二毛、不拔一毛、琴瑟失調、百折不撓、持正不撓

Advertisiment

【年代】古代

【例句】當初奉獻公之命, 去伐蒲城, 又奉惠公所差, 去刺重耳, 這是~, 各為其主。

3 桀犬吠堯的點評

鄒陽在獄中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文《獄中上樑王書》, 在文中舉了許多的例子用來表明自己的赤膽忠心, 最終感動了梁孝王, 他被釋放出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人要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 並且一定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這樣, 總會感動你想要感動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