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案例3--行為性撒謊

案例3--行為性撒謊
亮亮已經上幼稚園的大班了。 有一次媽媽整理他的房間時, 發現他的玩具中多了一個小遙控汽車。 媽媽問他哪裡來的, 亮亮說是幼稚園裡的小朋友軍軍借給他玩的。 一個星期後, 媽媽問他怎麼還不把小汽車還給軍軍, 他說軍軍已經把小汽車送給自己了。 後來媽媽從幼稚園老師那裡得知軍軍的小汽車被偷掉了------
諮詢師的講解
亮亮的行為在學齡前兒童中很少見, 屬於行為性撒謊, 其表現比較嚴重, 常常伴隨偷拿和破壞等不良行為, 對孩子自身成長的危害性比較大。 這種類型的兒童與前面兩種類型的兒童不同,
Advertisiment
他們的撒謊有明顯的目的性, 並且是事先想好的, 在他們看來撒謊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利益或滿足。 這種類型的撒謊因為對孩子成長的危害性非常大。
NO!父母不明智的選擇
袒護:若孩子說謊後沒有被發現, 或者被發現了但父母並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糾正, 或者被其他人揭穿後, 父母因顧及顏面而袒護孩子等, 都會助長孩子的說謊意識。
放任: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撒謊是因為沒有長大, 不知好歹, 而放任孩子任意所為, 會使孩子養成撒謊的習慣, 影響孩子自我意識以及性格的健康發展。
YES!聰明父母的心理招數
懲罰:不能讓孩子的“陰謀”得逞, 讓他知道如果撒謊後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
Advertisiment

暗示:通過講故事, 做想像遊戲等使孩子意識到這種撒謊的行為是羞恥的。
總之, 行為性撒謊往往有著明顯的目的性, 並且是事先想好的, 對於這類孩子必須嚴厲懲罰, 馬上予以糾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