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梁靜茹兒子學走路摔倒也不扶,育兒方式獲贊

梁靜茹的兒子如今已經1歲多, 開始搖搖晃晃地學習走路。 近日, 他走路跌倒又爬起的可愛模樣被梁靜茹拍成影片曬上網, 梁靜茹從頭到尾靜靜地看著兒子走路, 即使見到兒子跌倒也不出手幫忙, 只是一直緊跟在旁邊, 被網友盛讚教育方式很棒。

兒子學走路摔倒也不扶 梁靜茹育兒方式獲贊

梁靜茹和老公趙元同(Tony)結婚5年, 2014年4月生下寶貝兒子Anderson, 之後常在網上分享育兒日記。 Anderson如今已經1歲多, 開始搖搖晃晃地學習走路, 日前, 他走路跌倒又爬起的可愛模樣被梁靜茹拍成影片曬上網, 引發粉絲觀看熱議。

Advertisiment

影片中, Anderson搖搖晃晃地邁開小腳奔走, 即使絆了一下撲倒也不哭鬧, 只是坐在地上傻傻地笑一笑, 就馬上開心地翻身爬起來, 繼續跟在媽媽旁邊快步走。 之後他又不小心又跌一跤, 這次乾脆就趴在地上對鏡頭揮起小手, 模樣非常可愛。 梁靜茹從頭到尾靜靜地看著, 即使見到兒子跌倒也不出手幫忙, 只是一直緊跟在旁邊。

影片曝光後, 網友紛紛贊Anderson可愛, 即使摔倒了也不哭。 也有人盛讚梁靜茹的教育方式很棒, 不會看到兒子跌倒就緊張地沖去抱, 而是讓對方自己想辦法站起來, 稱也要學習這樣的育兒態度。

寶寶摔倒了 讓他自己站起來

嬰幼兒剛剛學會走路, 身體協調能力還不完善, 摔倒是常有的事情。 很多父母一見孩子摔倒,

Advertisiment
會不自覺地立馬上前扶起寶寶, 看看寶寶摔傷沒有。 走路對寶寶來講, 是學走路、促進腿部肌肉生長發育、增長智慧的一種方式, 如果寶寶不小心摔倒了, 要讓他自己爬起來。

媽媽要認清摔跤對寶寶來講並不是一件大事, 如果媽媽不扶, 寶寶自己也能起來。 這個過程對寶寶來講是一次很重要的人生體驗, 寶寶會意識到, 走路並不是邁開雙腿就能平穩地進行下去的事情, 而是跟周圍的環境有關。

有了這類經驗後, 寶寶走路的時候就會多察看周圍環境、多察看路面是否平整, 從而調整前進路線、前行姿勢、前行方向。 如果寶寶有了在泥濘、不平路面摔倒的經歷後, 會明白自己應付不了這麼複雜的情況, 就會張開雙臂讓媽媽抱抱。

Advertisiment

學步的寶寶, 他的走路是帶有一定的探索性質的, 他要通過走路學會走路, 這要靠他自己去摸索、嘗試。 這種反復嘗試直至成功的經驗讓寶寶認識到自己具備掌握身體、把握環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 寶寶的自信心就會大大增強。

如果媽媽總是牽著寶寶的手, 或者寶寶一摔倒媽媽就趕緊跑過去抱起來, 寶寶雖然少受了皮肉之苦, 但是體會不到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解決問題的快樂, 會覺得自己很差勁, 以後就養成了無論什麼事情都仰仗大人、信服大人、藐視自己的習慣, 獨立性、自信心都會很差。

所以, 當寶寶摔倒時, 沒有什麼大礙, 寶寶也沒有撕心裂肺地大哭, 媽媽還是不要扶為好, 這是鍛煉孩子獨立性的一種方式。

Advertisiment

寶寶摔跤後, 需要扶起來的情況:

如果寶寶摔得非常嚴重, 受到了驚嚇, 這時候媽媽一定要儘快把寶寶抱起來, 幫助寶寶揉揉磕著的地方。 有傷口的話, 儘快為孩子消毒、包紮。 這樣, 摔跤這件事才不會留給寶寶可怕的印象。

如果這時家長態度冷漠、嚴肅, 堅持讓寶寶自己站起來, 寶寶被疼痛和流血驚嚇, 可能會造成心理創傷。 不要覺得寶寶哭了, 就是懦弱的表現。 當寶寶哭泣的時候, 媽媽可以一邊安慰寶寶, 一邊幫助寶寶擦去淚水。 哭過之後, 寶寶的緊張、害怕等負面情緒就釋放了出來。

tips:放手, 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隨叫隨到。 也就是說, 力量感或者獨立性的培養, 不能建立在破壞孩子和父母之間聯結的基礎上。

Advertisiment
否則會給將來留下隱患。 面對寶寶摔跤, 不該扶時不要扶, 該扶時一定要扶, 及時給予寶寶安全感和幫助, 這樣才有助於正常親子關係的建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