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護理完全攻略

低出生體重兒的護理完全攻略:

(一)生後的即刻處理

目的是創造適宜條件, 使嬰兒體溫維持在360C以上, 逐步建立呼吸, 防止發生低氧血症。

1.娩出後立即置輻射暖箱下, 並迅速擦乾, 注意保暖。

2.清理呼吸道, 建立有效通氣:如哭聲好, 則吸氧觀察;如窒息, 則按復蘇程式進行;極低出生體重兒常需要氣管插管氣囊加壓給氧。

3.極低出生體重兒, 尤其體重

(二)在NICU的護理

1.監護

(1)極低出生體重兒在整個住院期間均應有體溫監護。

(2)生後l周內應有呼吸、心率、血壓監護, 並設呼吸暫停報警。 若嬰兒已出現呼吸暫停, 則呼吸、心率監護應持續至症狀消失、病情穩定。

Advertisiment

(3)記出入水量, 每日測體重一次, 磅秤的最小分辨度應為5.Og或以下。

(4)血氣檢查:第1周2~3次, 以後每週1次, 有變化隨時測。

(5)血糖監護:用血糖試紙篩查, 生後1周內隔日查1次, l周後每週查1~2次。

2.溫濕度控制應用皮溫調控的輻射暖箱和閉式暖箱, 使患兒始終處於中性溫度(表6-1)和50%~60%濕度的環境之下, 儘量減少不顯性失水和熱量的喪失, 維持體溫在36.5~37.O℃之間。

如患兒體溫>37.2℃, 則將暖箱溫度設置在低於患兒皮溫0.4℃;如體溫

3.氧療

(1)生後2~3d內, 若無肺部疾病, 用面罩小流量吸氧, 氧流量0.5~1.OL/min, 維持血氧分壓6.67kPa(50mmHg)左右。

(2)2~3d後氧需要量逐漸增加, 面罩吸氧時氧流量可增至1.O一2.OUmin。

(3)極低出生體重兒有時吸氧需達數周之久, 可自足跟部採取動脈化末梢血查血氣,

Advertisiment
有條件者可自臍動脈插管采血或用經皮氧分壓、脈搏.氧飽和度監護。

(4)小早產兒在高濃度吸氧時更易發生氧中毒, 要注意用儘量吸入低濃度的氧, 維持血氧分壓在8.OkPa(60mmHg)以上便可。

4.呼吸支援根據患兒呼吸情況, 可給予鼻塞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或機械通氣。 原則:①在最短時間內(30min~lh)使血氣達到正常;②避免肺氣壓傷和容量傷:如吸氣峰值(PIP)不要過高, 吸氣時間(Ti)8cmH:0), 可使用高頻震盪通氣(Highfrequenceoscillatorventilation, HFOV);③儘量縮短機械通氣的時間, 撤機後可應用鼻塞CPAP或氨茶鹼防止肺泡萎陷和早產兒呼吸暫停。

5.營養支持

(1)胃腸道營養:①只要病情允許, 儘早在生後第2—3d開始微量餵養。 微量餵養持續時間依據病情和餵養耐受程度而定。 極低出生體重兒吸吮及吞咽能力很差,

Advertisiment
一般均需用鼻飼餵養。 首選母乳, 2周後可加母乳添加劑;如喂早產兒配方奶, 最初需稀釋為1:1, 以後逐漸增加濃度和奶量;②每次注奶前應抽吸觀察有無殘存量, 若殘存量超過上次注奶量的1/4, 則應考慮減少奶量;③出生3d後, 1200g以下嬰兒每日每次增加奶量1~2ml, l200—1500g嬰兒每日每次增加奶量2~3ml, 1周後奶量增加可稍快, 逐漸增至每日奶量144~170ml/kg。 生後體重應與宮內體重增加速度一致。

(2)胃腸外營養:自生後第2天開始。 注意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注意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 並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6.防治感染

(1)嚴格無菌操作, 在任何檢查和操作前必須徹底洗手。

(2)嚴密觀察患兒有無感染徵象, 定期做血常規、血塗片和反應蛋白(CRP)檢查, 必要時抽取血培養。

Advertisiment

(3)定期做咽、直腸拭子、氣管分泌物培養, 所有拔除的氣管插管、臍靜脈管和中心靜脈導管等均需進行培養, 以掌握細菌學證據。

(4)根據藥敏應用有效抗生素, 注意患兒體重和日齡、藥物的肝腎耳毒性等, 適當延長用藥間隔, 必要時測定血藥濃度。

(5)支持療法:保證營養需求, 糾正低蛋白血症, 適當應用靜脈丙種球蛋白。

7.防治顱內出血

(1)儘量減少對患兒的刺激和搬動, 最好屈曲側臥位或俯臥位。

(2)維持各系統功能和內環境的穩定, 尤其避免血壓、血糖的過度波動, 避免過快推注碳酸氫鈉, 避免過度通氣。

(3)藥物:苯巴比妥鈉負荷量15~20mg/kg, 12h後2.5mg/kg, 肌肉注射, q12h;維生素K1Img/d, 共用3d, 肌肉注射;其他藥物包括消炎痛、硫酸鎂等。

(4)定期頭顱B超監測:生後3—7d第1次,

Advertisiment
以後每週一次, 或根據病情決定間隔時間。

8.高膽紅素血症的治療

注意引起血腦屏障開放的危險因素(如缺氧、酸中毒、饑餓、寒冷、感染、低蛋白血症等), 適當放寬光療指征, 對VLBW生後24h內開始光療。

9.皮膚護理在出生後l周內, 皮膚護理尤其重要。 注意變換體位, 突出部位使用墊圈, 防止壓傷;塗抹潤膚油, 減少水分丟失;每天更換電極部位, 血壓袖帶隨測隨綁, 穿刺部位注意消毒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