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低體重兒的存活率標誌著醫院的醫療水準, 護理品質是醫療品質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有嚴格的管理制度, 必須要有人去嚴格執行, 在執行的過程, 需要督促, 檢查。 俗話說:三分治療, 七分護理, 極低體重兒重在護理。 低重兒、新生兒的護理 早產兒護理 早產兒在活產嬰兒中的發生率為5.6%, 美國為7.1%至17.9%不等。 國內報導早產兒死亡率為12.7%~20.8%。 隨著醫療護理技術的提高, 早產嬰兒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 但其日後的生活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較正常足月兒差。 為此, 人們開始關注早產兒發育性照顧的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起,
Advertisiment
導致早產兒體溫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 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 早產兒室的溫度一般應保持在24℃~26℃, 相對濕度在55%~65%, 並應根據早產兒的體重、成熟度及病情, 給予不同的保暖措施。 早產兒的中性溫度(是指能保持早產兒正常體溫, 而新陳代謝率最低、耗氧量最少的一種最適宜的環境溫度)一般在32℃~36℃之間, 體重越輕者, 周圍環境應越接近早產兒體溫。
Advertisiment
噪音對早產兒正在發育中的大腦有很多副作用, 可引起呼吸暫停, 心動過緩, 心率、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的急劇波動, 還可帶來長期的後遺症, 如聽力缺失和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等。 國外調查資料顯示, 在NICU中聲音的水準在50~90分貝, 最高可達120分貝, 遠遠超過1994年美國環保署(EPA)推薦的白天45分貝, 晚上35分貝的指數。 因此, 護理人員應盡力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如說話輕柔, 尤其在靠近早產兒時要降低音量, 最好不在早產兒暖箱或床旁說話;走動輕柔、避免穿響底鞋;監護儀及電話聲音設定於最小音量, 及時回應監護儀的報警;不要用力摔碰暖箱門, 避免敲擊暖箱等。
Advertisiment
減少光線的刺激 光線對早產兒腦部發育有很大影響, 光線刺激可使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生率增高, 生長發育緩慢, 持續性照明能致早產兒生物鐘節律變化和睡眠剝奪。 然而, 大多數新生兒病房都採用持續的、高強度螢光照明。 因此, 必須採取措施, 減少光線對早產兒的刺激, 如拉上窗簾以避免太陽光照射, 降低室內光線, 暖箱上使用遮光罩, 營造一個類似子宮內的幽暗環境。 24小時內至少應保證1小時的昏暗照明, 以保證寶寶的睡眠。
減少疼痛的刺激 疼痛對新生兒, 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產兒和危重兒, 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遠期不良影響, 應引起臨床重視, 並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 包括:護理時儘量減少操作;在執行侵入性治療如打針、抽血或吸痰的操作時,
Advertisiment
(責任編輯:易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