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模仿父母 寶寶不走樣

有目的地模仿在1歲

許多新生兒就會條件反射地模仿大人臉部的動作, 譬如吐舌頭。 不過, 據研究發現, 只有當寶寶在1歲時的模仿才標誌真正模仿的開始, 或者說是具有自我意識和目的的模仿開始了。

提示:男孩子比較愛模仿父親的言行, 女孩子則更傾向于把媽媽的一切拷貝過來。 但有時男孩也會喜歡玩媽媽的口紅, 而女孩會拿著爸爸的電動剃鬚刀假裝刮鬍子。 事實上, 在1歲這個年齡階段, 孩子就是喜歡學做他們所看見的東西, 只有當他在3歲左右才能體現性別上的差別。

主動模仿能提高自信

Advertisiment

寶寶一般到15個月左右, 就已具備了足夠的能動性和認知能力, 這時他們需要去發掘一些可用來讓他們模仿的東西。 並且在這個年齡, 寶寶也已有手眼協調能力, 只要他們發現或捕捉到的東西, 就會產生興趣, 就會去拷貝一把。

提示:通常模仿分四個步驟:看或聽——消化吸收——嘗試模仿——練習。 拿語言學習為例, 當孩子能夠說出“爸爸”、“媽媽”這樣的簡單詞彙時, 他們只是在單純地模仿他們聽到的音節。 時間久了, 他們從無數次的反復“練習”中, 明白了這個詞的意義, 並且把它應用在他的對話中, 於是, 他的模仿也就取得了“終極”的成功。 同時, 模仿能力還是孩子認知和發展獨立性的墊腳石, 通過模仿孩子會從中發現, 他可以控制一些事情,

Advertisiment
於是他將模仿成為了一種自覺意識。

模仿多來自父母行為

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很依賴父母, 絕大多數時間和父母在一起, 所以與父母有關聯的東西會更吸引孩子去模仿。 就以小波波為例, 並不是伸展和彎腰對於他有多大的吸引力要去模仿, 而是因為那是爸爸在做的事情。

還有些包括引起父母關注的事情, 也會激發孩子去模仿, 譬如爸爸大叫一聲, 媽媽嚇了一跳等, 孩子都有可能故意模仿, 從而再次享受“好玩”的反應。

提示:孩子在模仿中, 如果能夠得到父母的鼓勵, 就會增加他模仿的積極性。 很多時候, 父母的笑和讚揚時孩子最喜歡的東西, 它會給予孩子莫大的自信和力量。

父母要用心愛護模仿

Advertisiment

研究發現, 在所有被孩子模仿的行為中, 家庭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最受他們喜歡。 譬如掃地、拖地等大人感覺辛苦的事, 孩子會感到特別新奇和有樂趣, 還有諸如刷牙、梳頭等, 孩子常會在父母身邊, 用心模仿。 所以, 對於孩子的模仿能力, 父母一定要用心地給予愛護。

提示:父母一定要身體力行, 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無論是吃飯不挑食, 還是按時睡覺, 或是少看電視等生活中的一切行為, 都要讓孩子積極地模仿;其次, 在讓孩子模仿的同時要注意他的安全, 不要使他們因一時衝動的行為導致危險的發生, 如玩錢幣造成誤吞硬幣的危險等。

寶寶的模仿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並不只是為了取悅大人或是表現自我, 這是他成長中的一個重要的過程。

Advertisiment
通過對生活中人和事的模仿, 寶寶將會學到很多技能。

因此, 家長們應該做好寶寶的榜樣, 應該讓寶寶健康成長, 這樣就可以讓寶寶健康成長, 這樣就可以讓寶寶發育的更好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