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模式學習的目的是培養才能

嬰兒用自己的潛能將從外界獲得的印象吸收到大腦裡的配線系統中, 這樣的學習方法被稱作“模式學習”。 這種學習方法和成年人的學習方法完全不一樣。

嬰兒並不是在對來自外界的印象一一進行理解的同時, 將其作為知識吸收進大腦中的。 進入大腦中的事物不論難易, 都被吸收到大腦的基本配線系統裡。 因為這種學習方法不論難易, 所以在這一時期吸收高難度的事物, 最後會以天才的才能表現出來。

嬰兒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 在出生後的幾個月內, 將父母的行為作為模式烙印在大腦裡,

Advertisiment
並在多年之後發揮作用——等到將來也為人父母時, 會表現出和他們完全一樣的習慣、興趣與傾向。 因此, 大部分被認為是性格遺傳的東西, 實際上都是在這個時期習得的。

這種通過嬰兒潛意識的模式學習的能力, 在嬰兒剛出生時很高, 大約6歲之前都具有這種學習能力。

在“本因坊之戰”中, 創造了九連霸紀錄的高川秀格“名譽本因坊”, 在和索尼原主席井深大先生對談時, 說了下麵的這番話。

據說高川先生在3歲時就能記圍棋棋局了。 那並不是強制性的灌輸式教育, 而是他在父親和鄰居下圍棋時, 經常坐在旁邊觀看。 於是, 身為初段的父親就想, 這孩子是不是也能下圍棋呢?為了測試一下, 他就讓兒子以井目的優勢和自己下一盤,

Advertisiment
讓他出乎意料的是, 兒子很快就贏了。

模式學習的能力很強大, 比如, 孩子每天都看父親下圍棋, 將那些複雜棋局都吸收進大腦中的配線系統裡, 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才能。 如果孩子在長大成人後才開始, 僅僅憑藉記憶去記住單純的知識, 是無法掌握要義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