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有利於孩子智力發育

模範對孩子成長有什麼作用?母嬰專家指出, 模仿是孩子的一種本能反應, 也是他在努力學習和交流的過程。 那麼模範的好處有哪些呢?專家指出, 模範有利於孩子智力發育。 下面我們來看看詳細的介紹:

模仿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新生兒會模仿伸舌、張嘴、撅嘴、微笑和悲傷等表情;隨著聽覺不斷發育, 2~4個月的寶寶就能模仿成人發單音如ba、ma等;8~9個月的寶寶開始出現姿勢性語言, 能聽懂家長常說的日常用語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如模仿成人用揮手表示再見、拍手表示歡迎, 聽到小貓叫, 學著“喵喵”, 聽到小狗叫,

Advertisiment
學著“汪汪”等;1歲的孩子會模仿家長的簡單動作, 如抽煙、喝水、拿東西等;2歲的孩子學家長說話, 如學說話語氣、學口頭禪;3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全面模仿, 動作、語言、語氣、脾氣性格等, 如看到家長掃地, 他也會拿起掃帚掃一掃, 看到媽媽給他洗澡, 他也想給玩具小貓、小狗洗個澡, 學護士阿姨給娃娃打針, 會模仿家長的口氣批評幼稚園同伴, 甚至模仿家長懲罰自己的行為攻擊小朋友等等。

那麼, 模仿對孩子的成長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呢?其一, 模仿是學習的過程, 有利於智力發育, 如學習語言就是從模仿發單音開始的, 2~4個月模仿發單音, 5~9個月發雙音和多音, 1歲左右開始模仿成人語言, 包括語音語調等。 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 在成人的鼓勵、重複與強化下,

Advertisiment
兒童的語言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其二, 模仿有利於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 飯前便後洗手, 睡前脫衣, 起床時穿衣、扣扣子, 戴帽子, 吃完食物後擦嘴等生活的基本技能, 都要通過成人手把手教、反復示範, 孩子模仿後習得。 其三, 模仿有利於孩子理解他人的情感, 懂得善解人意。 孩子模仿他人表情時, 學會了理解和體會他人的情感。 其四, 模仿能增進孩子與家長的交流。 孩子最初的模仿都源于父母的語言和行為, 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以家長為參考學習的物件, 模仿可以說是一種基本的親子交流方式。

不過, 並非所有的模仿都對孩子有益, 尤其當孩子還沒有辨識能力、接觸面卻日益廣的時候, 家長的引導變得很重要。

Advertisiment
如從1歲左右孩子開始模仿時, 父母和家人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盡可能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講話有禮貌、不說髒話、不抽煙喝酒、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等。 孩子會走路以後, 所看所聞日益增多, 對於好奇的人和事, 孩子都會主動去模仿, 這時家長就要更加注意。 當孩子學電視中的壞人叼煙、打、殺、踢、鬥時, 家長就應解釋這些行為的害處, 使其模仿健康的東西;當孩子模仿醫生看病, 像模像樣地給布娃娃聽診、開藥、打針, 模仿大人給娃娃餵飯、穿衣, 哄娃娃睡覺, 或學著做家務活、當服務員等, 這種創造性模仿可增加生活知識, 家長應給予鼓勵, 甚至參與其中, 增進親子交流。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模範對孩子成長有什麼作用,

Advertisiment
由上可知, 模範的作用非常大, 模範有利於孩子智力發育。 一旦發現孩子開始了模仿行為, 家長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 鼓勵和正確引導孩子模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