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轉身看不到爸爸媽媽就在那裡大哭大喊, 邊找媽媽邊哭。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其實主要是由於孩子缺乏安全感。 正如成人一樣, 一邊是薪水比現在高一些的新公司, 新職位;一邊是薪水稍低, 但環境非常熟悉的現任職位, 您會做什麼選擇呢?
職場調查報告顯示, 大部分人寧可捨棄那幾百塊錢, 也要呆在已經熟悉的環境中。 並非薪水沒有吸引力, 而是熟悉的環境帶來的安全感更讓人不忍捨棄。 成人如此, 孩子更是如此。 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 為寶寶建造一個“安全基地”
Advertisiment
1、爸爸媽媽應當是情感專注的保護者
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與父母或養育者產生相互的感情交流, 這是一個雙方共同培養親子感情的過程, 也是建立雙方依戀關係的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 擁有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 當父母在場時可以不理會父母同陌生人玩;但當他感受到危險時, 則會立即向父母求助。 當父母在場時, 孩子探索範圍的半徑比獨自一人時的探索範圍半徑更大。
對孩子的哭、笑進行及時反應, 孩子會相信父母對於自己的感情是真摯專注的, 從而他們會將父母視做自己的“港灣”。
你應該做的是:
孩子呼喚你時, 請及時回應“我在”, 然後快步趕到他的身邊。
孩子在你的視線範圍內活動時,
Advertisiment
當孩子感覺到危險回到您身邊時, 請抱抱他。
2、爸爸媽媽應當是心情平和的裁判員
生活中經常讓孩子感到委屈的是, 父母在評判孩子行為時, 常常沒有固定的標準。 心情好則規則松, 心情不好就特別嚴格。 這樣孩子就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 什麼時候會招來懲罰。
幼稚園教師的專業素養中重要的一條, 就是情緒的穩定性。 情緒穩定, 不僅有助於理智地判斷孩子的行為, 還可以避免一驚一乍驚嚇到孩子, 尤其是對小年齡的孩子。
所以你盡可能要:
穩定情緒, 用前後一致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父母雙方用一致的標準要求孩子。
在指出孩子錯誤的同時,
Advertisiment
樹立孩子的健康心裡觀念
3、爸爸媽媽應當是認真負責的預報員
2~4歲是孩子秩序感發展的敏感期, 發現聯繫、建立秩序是這個年齡段孩子認識世界的途徑。 他們總是希望有一個可以預測的有序的世界, 一旦事情的發展與他們認定的規則或秩序不吻合, 孩子就會因無法適應而害怕。
心理學研究發現, 父母吵架、離婚、生病住院都會給孩子帶來焦慮;甚至搬家、父母出差、熟悉的親人(如阿姨、表姐)結婚, 都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困惑和緊張。
所以你應該避免的是:
不要當著孩子吵架。 提前告訴孩子一些計畫中的事件(如父母出差、親友結婚)等。 有突發事件時,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孩子處於對周圍的環境都很陌生的情況下, 家長更應該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讓孩子學會最快的速度適應陌生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