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樹立正確的做事態度

孩子幼小的心靈中, 已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 他能淺顯地把社會道德規範、行為準則結合到自己的行為中去, 但由於孩子身心發育所限及生活範圍小、經歷淺薄, 難免有些地方做得不對, 他自己難以覺察, 所以當孩子做事時, 很不願受父母的阻止。 一旦遇到這種情況, 怎麼辦?

1、加強孩子自我評價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孩子自我評價能力, 樹立正確的做事態度。

(1)讓孩子學會對自己對別人進行觀察、評價。 誰的對, 誰的不對, 怎樣做才算對?怎樣做不對?經常這樣觀察、評價, 當他的行為不符合標準時,

Advertisiment
你對他的阻止他是會接受的。

(2)深入淺出地讓孩子知道一點辯證法, 知道每個人做事都有對的和不對的。 假如事情做錯了, 爸爸媽媽會阻止你, 會防止你做錯了帶來不好的後果, 比如孩子知道小朋友應和睦相處不爭搶玩具的道理, 如果一時遇到新鮮玩具, 孩子想爭搶時, 爸爸媽媽可大膽地進行阻止交說:“××知道小朋友應友好相處, 玩具大家一起玩, 你不能搶過來自己玩。 ”這樣孩子知道對與不對, 依據孩子想當好孩子, 不當壞孩子的心理特點, 他會聽你的, 不去爭搶玩具了。

2、爸爸媽媽要按規範去要求孩子

爸爸媽媽千萬不要以自己的好惡來要求孩子, 這樣最容易傷孩子的自尊心和愛心。 孩子以童心審視周圍事物, 他想的、他要求的和成人都不一樣。

Advertisiment
所以父母要多學點育兒知識, 知道對幾歲的孩子應當怎樣要求才算適當、合理。 要求的適當、合理, 孩子自然會接受的。

3、阻止前, 要先講道理, 後阻止孩子的行為

父母平時對孩子講道理要準確、肯定, 怎樣做是好孩子, 怎樣做是壞孩子。 孩子心目中有了判斷好壞的能力, 當你叫他做某件事或不叫做某件事時, 他會樂意接受的。

4、當孩子接受你的阻止後, 表揚要適度

孩子接受你的阻止後, 父母對其表揚、獎勵要適度, 千萬不能給孩子帶高帽子, 說恭維話, 因為你阻止孩子不良行為是防止造成嚴重後果, 孩子受阻止是應該的。

最後, 父母切記, 當孩子不願受你的阻止時, 不要大動肝火, 對孩子說:“叫公安局把你抓走”、“不要你了”等等,

Advertisiment
這樣對孩子亂罵一通, 罵得孩子不知所措, 他會消極起來或者失去自信心, 長久下去, 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