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伴隨母體和胎兒一起成長
有人曾經說過一句話, 心靈成長有三種方式:一、參加一個心靈成長培訓;二、記錄一段時間的夢, 進行精神分析;三、生一個小孩陪著她一起成長。
當母親有了寶寶的時候她的生命就有了新的意義。 樹立這種對生命的積極的意義是胎教的第一步。
音樂胎教, 是通過對胎兒施以適當的樂聲刺激, 促使其神經元軸突、樹突及突觸的發育, 為優化後天的智力及發展音樂天賦奠定基礎。 音樂胎教並非針對胎兒直接進行音樂的刺激而是通過對母體的傳達給胎兒。
從母親的角度來講,
Advertisiment
音樂胎教可使用的方法
1、積極聆聽
2、音樂放鬆與冥想
3、音樂與律動
4、母教子“唱”
用這些方法讓寶寶聽音樂, 可產生與媽媽聽音樂不同的效果。 比較起來, 為孩子放音樂或哼唱顯得要親密、更直接, 胎兒的心率, 動作等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Advertisiment
胎教音樂的特點
胎教音樂要注意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節奏性。 正常胎兒的心跳頻率大多是在120~160次/分鐘, 只有當音樂的節拍速度與胎兒心跳的節拍速度大致吻合的時候, 胎兒在母體中的情緒才容易安定下來。 所以這與有的人認為要給胎兒聽搖籃曲的想法實際上是大相徑庭的。
在利用音樂進行胎教時, 最好不要只給聽幾首固定的曲子, 應該多樣化。 但在選曲時應注意到胎動的類型, 因為人的個體差異往往在胎兒期就有所顯露, 胎兒有的“淘氣”,
Advertisiment
不僅如此, 音樂在對胎兒形成安全的條件反射之後, 可使其在出生之後通過音樂來改善其不適應環境。 因此, 出生之前使用的音樂儘量積極、穩定而賦予平和、溫暖的色彩, 在它出生之後, 這種音樂對它的情緒是有安撫作用。
“莫札特效應”在胎教裡的應用, 湯瑪帝斯聲音研究所針對胎教做了很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