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檢測陰☆禁☆道細菌或可預測早產風險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8月17日線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 研究顯示, 孕婦陰☆禁☆道乳酸桿菌濃度越低, 其早產的風險越高。 該研究的主要負責人, 來自加利福尼亞斯坦福大學的David Relman教授表示, 如果這一結果在其他女性群體也得到證實, 那麼測量陰☆禁☆道細菌就會成為預測早產風險的有效方法。 第一種可能的應用就是使用陰☆禁☆道微生物高風險標記, 在孕早期診斷早產風險。

寶寶在孕37周內出生稱為早產, 而全球約11%的孕婦有早產風險。 為了研究體內細菌和早產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召集了49名18歲以上的女性自願者,

Advertisiment
從她們懷孕到生完孩子, 每週做一次細菌檢測, 包括陰☆禁☆道、牙齦、唾液和糞便。 在這些自願者中, 有15名女性早產。

研究人員發現, 孕婦陰☆禁☆道乳酸桿菌濃度越低, 其早產的風險越高, 在這些乳酸桿菌水準較低的女性當中, 加德納菌和解脲脲原體水準較高的女性, 更容易早產。 研究人員表示, 目前還不清楚陰☆禁☆道細菌是以怎樣的方式引起早產的, 也有可能是因為某些其它因素會引起早產, 而該因素同時也會導致陰☆禁☆道細菌群的變化。

研究人員還發現, 大多數女性在產後陰☆禁☆道細菌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比如乳酸桿菌在產後濃度會降得非常低, 取而代之會出現很多種其它細菌, 而且這種變化會持續1年。

研究人員將陰☆禁☆道細菌群和身體其它部位的細菌群進行對比,

Advertisiment
發現在產後不久, 陰☆禁☆道細菌群分佈變得和腸道非常接近。 研究人員表示, 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改變, 也不知道這種改變會對女性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但是如果女性在產後不久就再次懷孕, 那麼這種菌群改變就可能會影響下一胎的早產風險。 當然, 這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行驗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