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常足月兒的定義

1 正常足月兒的定義

正常足月新生兒(full term infant) 是指胎齡滿37周~42周(260~293天)出生, 體重2.5kg以上。 身長47cm以上, 無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產新生兒。

2 正常足月兒的新定義

日前《美國婦產科雜誌》發佈的一篇報導提出了最新的觀點, 認為只有出生於39~41周之間的新生兒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足月兒。 而這一全新的定義也得到了美國產科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與母胎醫學學會(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的認可, 旨在阻止醫生與患者過早(小於39周)進行不必要的引產與剖腹產。

3 正常足月兒的特點(上)

1、外觀特徵

胎毛少, 哭聲響亮, 皮膚紅潤, 頭髮分條清楚, 耳殼軟骨發育好, 耳舟清楚。

Advertisiment
乳暈清晰, 乳☆禁☆房可摸到節節, 大約3cm;指(趾)甲超過指(趾)尖;男嬰睾丸降入陰囊, 女嬰大陰☆禁☆唇完全遮蓋小陰☆禁☆唇, 足網底多而交錯。 四肢肌張力好。

2、體溫

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 調節能力差。 皮下脂肪較薄, 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容易散熱。 產熱主要依靠棕色脂肪。 新生兒室內環境溫度要適宜, 室溫過高時, 通過皮膚蒸發和出汗散熱血液易濃縮, 出現脫水熱;室內體溫過低, 產熱不足, 則出現新生兒硬腫症。

3、呼吸系統

胎兒在宮內不需要肺的呼吸, 但有微弱的呼吸運動。 出生時經產道擠壓, 1/3肺液由口鼻排出, 其餘由肺間質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如吸收延遲, 則出現濕肺。 新生兒在第一次吸氣後, 出現啼哭, 肺泡張開。 呼吸淺快, 40~45次/min.新生兒胸腔較小,

Advertisiment
肋間肌較弱, 胸廓運動較淺, 主要靠膈肌運動, 呼吸呈腹式。

4 正常足月兒的特點(中)

4、循環系統

胎兒出生後血液迴圈發生巨大變化, 臍帶結紮, 肺血管阻力降低, 卵圓孔和動脈導管出現功能性關閉。 心率波動較大, 平均120~140次/min, 足月兒血壓平均9.3/6.7kPa(70/750mmHg), 早產兒較低。

5、消化系統

新生兒消化道面積相對較大, 有利於吸收。 胃呈水準位, 賁門括約肌發育較差, 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 因此易發生溢乳。 新生兒腸壁較薄, 通透性高, 有利於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 也易使腸腔內毒素及消化不全產物通過腸壁而進入血循環, 引起中毒症狀。 生後12h內開始排出胎糞, 3~4d排完。 如生後24h內未排胎糞者應進行檢查。

6、血液系統

新生兒在胎兒期處於相對缺氧狀態,

Advertisiment
出生時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相對較高, 血紅蛋白中胎兒血紅蛋白約占70%, 後逐漸被成人血紅蛋白替代。

5 正常足月兒的特點(下)

7、泌尿系統

出生後, 一般在24h內排尿, 48h未排尿者需檢查原因。 新生兒尿稀釋功能尚可, 但腎小球濾過率低, 濃縮功能較差, 不能迅速有效地處理過多的水和溶質, 易發生水腫或脫水症狀。

8、神經系統

新生兒腦相對較大, 約重300~400g, 占體重10%~20%。 生後具有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等原始反射。 出現神經系統疾病時, 原始反射暫時減弱或消失。 正常情況下, 原始神經反射生後3~4個月消失。

9、免疫系統

新生兒的免疫功能不健全。 臍部為開放性傷口, 細菌容易繁殖並進入血液, 發生感染性疾病。 新生兒不易患一些傳染病是由於通過胎盤從母體中獲得免疫球蛋白IgG,

Advertisiment
而免疫球蛋白IgA尤其是分泌型IgA、IgM, 不能通過胎盤傳給新生兒, 因此新生兒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

10、能量和電解質需要量

新生兒熱卡需要量取決於維持基礎代謝和生長發育的能量消耗, 在適中環境下, 新生兒期平均每日所需熱卡約418~502kJ/(kg.d)(100~120kca1/(kg.d))。 鈉、鉀每日需要量各約1~2mmo1/kg。

6 正常足月兒應當如何護理

1.頭部

用兩手拇指從前額中央向兩側推, 用兩手拇指從下頜中央向兩側以上滑動, 讓上下頜形成微笑狀。 兩手從前額髮際撫向腦後, 最後兩中指停在耳後, 像梳頭那樣動作。

2.胸部

雙手在胸部兩側從中線開始弧形按摩腹部, 兩手依次從寶寶的右下腹向上, 再向左到左下腹移動,

Advertisiment
呈順時針方向畫圓。

3.四肢

兩手抓住寶寶的胳膊, 交替從上臂至手腕輕輕擠捏, 然後從上到下搓滾。 對側手臂做法相同。

4.手和足

用兩拇指交替從寶寶的掌心向手指方向推進, 足部撫觸是從腳跟向腳趾方向推進, 並捏搓每根手指和足趾。

5.背部

以脊椎為中線, 雙手與脊椎成直角, 往相反方向移動雙手。 從背部上端開始移向臀部, 再回到上端。 用食指和中指從尾骨部位沿脊椎向上按摩, 到頸椎部位。

相關百科

足月兒

足月兒黃疸

相關文章:

早產足月產過期產定義

足月新生兒有哪些特殊狀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