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對待幼兒的秩序敏感期

一、端正對秩序敏感期的認識。

父母和幼稚園老師應該端正對秩序敏感期的認識, 意識到秩序敏感期的存在是與幼兒的心理發育特點密切相關的, 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以逾越甚至是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階段。 面對孩子在這一時期出現的種種看似不可理喻的行為, 要試著更多地去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如果孩子產生的是合理的或非原則性的需求, 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並儘量滿足他們在秩序敏感期的“有序願望”, 順應其秩序感發展的需要;對於原則性的需求, 如果不能夠滿足孩子,

Advertisiment
就需要靈活變通, 通過擁抱、講道理、轉移注意力、尋找替代目標等平息孩子的情緒, 切記蠻橫“鎮壓”。 如果成人缺乏應有的細心和耐心, 致使孩子寶貴的秩序敏感期沒能得到應有的呵護和培育, 就會使潛藏于孩子內心深處的、還不完善和成熟的秩序感慢慢沉沒於意識的底層, 為以後的生活和學習埋下“禍根”。

二、不要讓孩子秩序錯亂。

秩序敏感性是大自然賦予孩子的一種神奇的能力, 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阻礙了這種秩序敏感性的正常發展, 孩子就會變得焦躁不安。 因此, 家長需要耐心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 理解並幫助孩子秩序感的發展。

孩子會因為秩序產生自然的快樂, 也會因為秩序錯亂而亂發脾氣。 對於正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來說,

Advertisiment
只要物品離開了它們應該在的位置, 他就會很快發現, 並且要求把物品回歸原位。 如果大人不理解這種敏感性, 而讓孩子的秩序錯亂下去, 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心理衝突, 不利於孩子以後建立規則。

三、滿足孩子的秩序感。

當孩子看到某些物品放置無序時, 他仿佛受到了某種刺激、某種指令, 強烈地希望把物品回復原位。 比如, 一塊肥皂躺在洗漱臺上而沒有放在肥皂盒裡, 或者一隻椅子放在不恰當的地方, 一個2歲的孩子會突然注意到它, 並把它放回原處。 只有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上的不協調, 而更大一些的孩子和大人很少會注意到這一點。

秩序感是孩子的一種需要,

Advertisiment
當它得到滿足時, 孩子就會產生真正的快樂。 秩序感也讓孩子認識到每樣東西在環境中所處的位置, 讓孩子能夠適應環境, 能夠在細節上支配環境。 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 孩子才能感到平靜和快樂。 因此, 當孩子樂於去做一些關於秩序的事情時, 家長不妨滿足他的這個需求。

四、給孩子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

幼兒的秩序敏感性常表現在對順序、生活習慣以及物品的要求上。 秩序的破壞會給兒童帶來不安全感, 兒童不得不把精力轉移到對無秩序環境的抗爭中, 從而浪費生命成長的時間。

我們沒有能力把握生命的內在秩序, 但我們至少可以做到,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來時, 保護兒童、理解兒童、尊重兒童、協助兒童,

Advertisiment
盡可能給兒童提供一個有秩序的環境。 蒙台梭利認為, 如果成人未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 孩子便不能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 當然孩子的智慧也無從建構。 因此, 家裡的日常用品最好擺放有序, 每次使用後一定要注意及時歸位。 孩子的東西更要注重擺放有序, 家長不要隨便去更改它們的位置。 儘量不要對孩子居住的環境做太大的改變, 比如頻繁地為孩子更換床鋪、居室、生活環境等等, 尤其是長途旅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即使不得已, 也要給孩子一個適應期和過渡期, 並且為孩子可能的不適應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