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幫助寶寶學走的要訣

寶寶的學走會影響了日後的人生發展, 所以父母要採取一些科學的方法去協助寶寶掌握正確的行走方式, 文下介紹了四個方面的注意重點。
當寶寶晃晃悠悠踏出第一步的時候, 父母往往既期待又緊張。 其實, 走路就是寶寶進入另一個成長階段的象徵。 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 只要父母在4個方面多加注意, 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1、注意時機
學走路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 隨著寶寶肢體運動能力的日益增強, 在經歷翻身、坐、爬、站之後, 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來。
每個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相同,
Advertisiment
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差距。 因此, 學走路並沒有所謂最適當的時機, 必須視自身的發展狀況而定。 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一般來說, 寶寶在11~14個月時開始學走路。 如果在11個月以前就有學走路的意願, 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只要寶寶在1歲6個月之前能獨立走路, 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寶寶還沒有到達學走路的年齡, 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願, 那就不能強迫寶寶去學走路, 否則很可能對肢體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2、注意姿勢
在學走路的時候, 由於下肢尚未發育完全, 所以容易出現不正確的走路姿勢, 但大多數都屬於正常現象。 隨著寶寶逐漸成長, 大多會慢慢自行調整, 恢復正常的走路姿勢。
偏內八字的姿勢可說最為常見。
Advertisiment
除此之外, 有些寶寶也可能出現腳板重心偏內而出現腳丫外側翹起的現象。 這是由於寶寶的筋很柔軟, 而且還不會完全控制腳板的肌肉, 所以會在腳板內側發力, 造成外側有些翹起, 對此父母不需要過於擔心。
在寶寶剛出生時, 小腿多會向內彎。 另外, 在人體發育初期, 大腿骨會偏向內旋, 導致寶寶兩腿與膝關節向外遠離, 形成O型腿, 也就是醫學上所謂的“膝內翻”。 在開始學站或學走路時, 寶寶O型腿的情形會更加明顯, 但隨後便漸漸好轉, 會自行調整回來, 在1歲半以前幾乎都會恢復正常。 如果寶寶的O型腿超過2歲仍未改善, 就需要請醫師診斷治療。
有些寶寶學走路時經常跌倒, 讓父母十分擔心。 事實上,
Advertisiment
這是由於寶寶的平衡感及肌肉運動協調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 容易出現重心不穩,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請在平時多多觀察, 只要寶寶跌倒的情形在逐漸改善, 或是跌倒次數日益減少, 那就表示寶寶一直在進步, 也就不用太過緊張。
TIPS:寶寶不敢往前邁步怎麼辦?
對寶寶來說, 學走路是一段新的發展歷程, 為了讓寶寶能勇敢地試著往前走, 父母應該多多鼓勵。 當寶寶害怕踏出腳步時, 您可以用溫和帶著微笑的口吻告訴他“寶寶加油, 你可以做得到”“媽媽在這裡陪著你”, 這樣寶寶就有動力繼續走下去。 當寶寶走到目的地時, 父母可以抱抱他或為他拍拍手, 讓寶寶更有信心。

四個方面協助寶寶學走
3、注意異常
O型腿大多屬於生理性的表現,
Advertisiment
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自然恢復正常。 不過, 仍有小部分寶寶是因為腿部發育異常所導致, 必須接受治療。 如果O型腿現象持續到2歲以上, 或是發現有其他不正常症狀出現, 例如寶寶走路時膝蓋部位的穩定性不佳、走路時有疼痛的感覺等, 就應該儘早就醫診斷, 必要時還要轉診到小兒骨科, 做更詳細的檢查與治療。
在寶寶學走路時, 父母可以運用一些簡單的觀察原則, 來檢測寶寶腿部發展是否出現異常。 最基本的就是觀察寶寶的雙腿(整個下肢), 看外觀有無異常, 比如單側肥大、大小肢、長短腳等。 一旦發現寶寶雙腿皮膚的紋路出現不對稱的情形, 那就很可能出現了長短腳。 另外, 注意寶寶的髖關節在走路時是否能順利張開、有無發出聲響。
Advertisiment
如果有這種情形, 很可能是有先天性的問題, 比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在經過檢查確診之後, 如果寶寶腿部發育的確出現異常, 醫師會根據骨骼異常程度以及年齡來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一般來說, 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穿戴矯正支架和手術矯正。 需要手術矯正的情形大多由疾病所引起, 並不常見。
TIPS:扁平足大多不需擔心
扁平足是指足部內側腳弓在站立時出現消失的情形。 在剛剛出生之後, 寶寶雙腳的脂肪一般都比較多, 而且韌帶鬆弛, 因此幾乎都有扁平足的現象。 尤其到了學走路的階段, 看起來就更為明顯。 不過, 大多數寶寶的腳弓在長大後會自然出現, 不需要特別治療。 因此,建議父母不妨先觀察,如果寶寶2歲以後還有扁平足的現象,再帶寶寶到小兒科或小兒骨科檢查也不遲。
4、注意安全
剛開始學走路時,寶寶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四處探索新事物。因此一定要格外留意,否則寶寶很容易碰撞、跌倒或滑倒等。為了讓寶寶有一個更安全的行走空間,父母應該對家中環境來一個徹底的檢查和處理。請注意以下幾個重點,以便將發生意外的幾率降至最低。
收拾地面:儘量維持地面的乾淨整潔,將電線、雜物等收拾好,以免寶寶不小心被絆倒,或是踩到尖銳的物品。
注意銳角:檢查家中擺設是否有尖銳處或棱角,如果有這類的擺設,可以先暫時收起來。如果不能收起來,則可以在尖銳處或棱角上加裝軟墊。
鋪設軟墊:家中地面如果是比較光滑的材質,可以加裝地墊或軟墊,以防寶寶在學走路的過程中不慎摔傷或滑倒。
地面平整:在寶寶學走路時,如果家中地面不夠平整,寶寶就可能因重心不穩而跌倒。因此應仔細檢查地面,儘量消除高低不平的情形。
避開易碎物:將容易碎裂或損壞的貴重物品收起來,以免寶寶受到吸引去碰撞物品而受傷,或是損壞家中的擺設。
列出救援電話:將緊急救援的電話號碼貼在明顯處或電話機旁,一旦寶寶不幸發生緊急狀況,就可以立刻尋求協助。

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寶寶學走
3要決協助寶寶學走路
要訣1
剛開始學走路時,寶寶很容易重心不穩。此時可以扶住寶寶的腋窩,讓寶寶雙腳踏在大人的腳背上,跟著大人一起走路。等過一段時間之後,可讓寶寶的雙腳踏在地上,由大人扶著他慢慢向前走,增加練習的機會。
要訣2
充分利用家中比較低矮的傢俱擺設,比如沙發、床、椅子等,讓寶寶扶著來慢慢移動身體,作為練習走路的基礎。通過這種手腳和身體的挪動配合,能夠很好地訓練寶寶的平衡感,對將來學走路很有幫助。請注意,一定要將傢俱的尖銳處都包裹好,以免出現意外撞傷。
要訣3
當寶寶能試著自己走路時,父母可以運用聲音或具有吸引力的物品,來引導寶寶向前走,以訓練其穩定度與平衡感。此外,父母也可以站在離寶寶幾步遠的距離,張開手臂做出歡迎的姿勢,引導寶寶向自己這邊走過來。
TIPS:寶寶學走路需要穿鞋嗎?
對人類來說,走路是一種本能,是很自然的一種發展。不過,在寶寶學走路時,反復練習
與適當的刺激仍然是相當重要的。通過大量累積的知覺經驗,可以促進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進而更加有助於學習走路。因此,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建議讓寶寶赤著腳學走路,並在不同的地面上練習,如草地、沙地、土地等,增加寶寶腳部的觸覺刺激,幫助他們踏出穩健的第一步。
看了上文是不是就知道了應該從哪些方面幫助寶寶的學走呢?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細心照顧呵護,現在對孩子負責就是日後對孩子的發展負責。
(兼職編輯:謝穎妍) 因此,建議父母不妨先觀察,如果寶寶2歲以後還有扁平足的現象,再帶寶寶到小兒科或小兒骨科檢查也不遲。
4、注意安全
剛開始學走路時,寶寶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四處探索新事物。因此一定要格外留意,否則寶寶很容易碰撞、跌倒或滑倒等。為了讓寶寶有一個更安全的行走空間,父母應該對家中環境來一個徹底的檢查和處理。請注意以下幾個重點,以便將發生意外的幾率降至最低。
收拾地面:儘量維持地面的乾淨整潔,將電線、雜物等收拾好,以免寶寶不小心被絆倒,或是踩到尖銳的物品。
注意銳角:檢查家中擺設是否有尖銳處或棱角,如果有這類的擺設,可以先暫時收起來。如果不能收起來,則可以在尖銳處或棱角上加裝軟墊。
鋪設軟墊:家中地面如果是比較光滑的材質,可以加裝地墊或軟墊,以防寶寶在學走路的過程中不慎摔傷或滑倒。
地面平整:在寶寶學走路時,如果家中地面不夠平整,寶寶就可能因重心不穩而跌倒。因此應仔細檢查地面,儘量消除高低不平的情形。
避開易碎物:將容易碎裂或損壞的貴重物品收起來,以免寶寶受到吸引去碰撞物品而受傷,或是損壞家中的擺設。
列出救援電話:將緊急救援的電話號碼貼在明顯處或電話機旁,一旦寶寶不幸發生緊急狀況,就可以立刻尋求協助。

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寶寶學走
3要決協助寶寶學走路
要訣1
剛開始學走路時,寶寶很容易重心不穩。此時可以扶住寶寶的腋窩,讓寶寶雙腳踏在大人的腳背上,跟著大人一起走路。等過一段時間之後,可讓寶寶的雙腳踏在地上,由大人扶著他慢慢向前走,增加練習的機會。
要訣2
充分利用家中比較低矮的傢俱擺設,比如沙發、床、椅子等,讓寶寶扶著來慢慢移動身體,作為練習走路的基礎。通過這種手腳和身體的挪動配合,能夠很好地訓練寶寶的平衡感,對將來學走路很有幫助。請注意,一定要將傢俱的尖銳處都包裹好,以免出現意外撞傷。
要訣3
當寶寶能試著自己走路時,父母可以運用聲音或具有吸引力的物品,來引導寶寶向前走,以訓練其穩定度與平衡感。此外,父母也可以站在離寶寶幾步遠的距離,張開手臂做出歡迎的姿勢,引導寶寶向自己這邊走過來。
TIPS:寶寶學走路需要穿鞋嗎?
對人類來說,走路是一種本能,是很自然的一種發展。不過,在寶寶學走路時,反復練習
與適當的刺激仍然是相當重要的。通過大量累積的知覺經驗,可以促進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進而更加有助於學習走路。因此,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建議讓寶寶赤著腳學走路,並在不同的地面上練習,如草地、沙地、土地等,增加寶寶腳部的觸覺刺激,幫助他們踏出穩健的第一步。
看了上文是不是就知道了應該從哪些方面幫助寶寶的學走呢?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細心照顧呵護,現在對孩子負責就是日後對孩子的發展負責。
(兼職編輯:謝穎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