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引導寶寶的反叛心理

寶寶到了一歲半至兩歲時, 就表現出了逐漸強烈的反叛精神。 不聽指揮, 把“不”掛在嘴邊。 如何讓寶寶安然渡過這個階段, 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

該如何去把握兩者間的平衡呢?

家長應想方設法為寶寶提供可以盡情發揮“創造激情”的安全空間, 給他足夠的自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並恰當巧妙地將寶寶的衝動引導到積極的方向。 遇到不良的行為則應採取冷淡和轉移注意的辦法來對待, 逐步幫助寶寶瞭解和熟悉社會行為規範。

1、增加體育鍛煉消耗過多的精力。

一歲半以後寶寶在自由活動的基礎上,

Advertisiment
需要進一步發展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家長必須給他創造足夠的機會練習上下臺階和蹦蹦跳跳, 還應該提供一些拉車和球類玩具, 讓寶寶練習拋球、踢球和拉車行走。 前一段走路很好的寶寶喜歡踮起腳尖或是專挑馬路牙兒走是能力進步的表現, 大可不必擔心。

2、增加益智遊戲, 讓寶寶專注于探索, 減少叛逆行為。

寶寶雙手已經能夠在大腦有意識的支配下進行各種基本動作了, 但像連續搭高積木、穿珠子、定位粘貼等在三維空間的手眼協調能力還需要不斷練習才能進步。 除了徒手操做, 學習使用工具也是這個階段很好的遊戲內容, 比如用小槌敲打樂器或玩具、用筆圖畫等等。 動手的遊戲不僅可以提高精細動作技能,

Advertisiment
對於培養意志力也有幫助。 寶寶需要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才能激發進一步探索和嘗試的興趣, 所以遊戲的難度應該適中, 家長的幫助也要恰如其分, 要求過高會讓寶寶感到無能為力, 越俎代庖則會令寶寶覺得了無情趣。

3、給寶寶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 讓他建立自信。

給寶寶選擇一些適合他胃口的畫冊, 家長跟他一起表演講故事, 還可以教他背詩詞、說歌謠。 平時經常跟寶寶交談, 說說社會生活的基本常識, 講講我們對他的各種表現的看法, 然後再認真地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儘管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 但家長還是要用心和虛心地傾聽, 你會發現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思維和判斷能力了。 語言的發展與心理活動關係密切,

Advertisiment
切不可給寶寶施加壓力, 不能硬逼著他說著說那, 也不應該學他不準確的發音, 更不能笑話他表達不清, 正面的鼓勵能有效消減他的反叛行為。

4、寶寶的事情寶寶做, 培養寶寶秩序感。

寶寶這時候應該很喜歡自己做事, 穿脫衣服、洗手擦臉和刷牙都可以讓他自己試試了, 至少讓他配合家長共同完成。 有意識地培養秩序感也應該納入遊戲的內容, 玩兒過的玩具要收拾好, 脫下來的鞋子應該碼放整齊, 許多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都可以變成培養寶寶良好行為習慣的遊戲, 需要家長舉一反三。

5、允許寶寶適度創新。

寶寶經常不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完成遊戲, 這個過程中常常會發現他的創造能力,

Advertisiment
他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遊戲規則, 家長既不應一味地要求他, 也不應一味地遷就他, 而是要在他的方式和我們想教給他的東西之間找個平衡點。

6、讓寶寶學會合作和分享。

提供機會讓寶寶多參與小夥伴共同的遊戲, 讓寶寶接觸更多的人和事, 非常有益於身心發展。 這個階段禮貌的教育也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了, 應該鼓勵寶寶跟別人打招呼, 鼓勵寶寶與別人分享食物和玩具。

7、讓寶寶在挫折中成長。

寶寶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挫折和困難, 這時自尊心、意志力和技能都會得到鍛煉, 很多家長誓言不讓寶寶受委屈, 其實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弊大於利。 當寶寶遇到困難時, 我們要通過形象地示範, 告訴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Advertisiment
當他遇到挫折時, 也要用語言而不是直接的行動, 鼓勵寶寶自己去努力戰勝它。 寶寶每戰勝一次困難, 都會向前邁進一大步, 都會夯實繼續成長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