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引導幼兒的塗鴉行為

2-3歲的幼兒開始塗鴉, 愛拿他們能接觸到的工具, 比如鉛筆、蠟筆、粉筆、鋼筆, 甚至樹枝、木根等在他們認為能畫的材料:如紙、書、牆、地板上又塗又畫, 當看到自己塗畫出斑斑點點、條條塊塊時, 就會非常高興和滿足。 可這些小班的幼兒往往會出現拿著筆不知如何畫的情景, 如何引導幼兒畫畫, 我們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

正確引導幼兒的塗鴉行為

讓幼兒自由發揮, 大膽作畫

對於剛入小班的幼兒, 我們不要求他畫出來什麼, 只要他拿起作畫工具在紙上塗鴉就可以了, 讓孩子根據自已的感受, 自由發揮,

Advertisiment
他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養成愛動筆的習慣。

用多種繪畫形式, 激發幼兒興趣

對於3歲的孩子, 如果長時間只用油畫棒作畫, 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失去興趣。 這時, 我們可以採用多種繪畫形式, 如棉簽畫、吹畫、水彩畫等;也可在一張作品中, 用多種作畫形式;此外, 還可利用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形式, 激發幼兒的興趣。 因為這種方式讓幼兒體驗到動手操作的樂趣, 為幼兒所喜愛。 此外, 幼兒還可以在捏泥、折紙、粘貼等活動中獲得的對物體的感知, 有助於他們在繪畫時表現此物體。

幼兒在主動參與遊戲過程中掌握繪畫技能

3歲的孩子基本處於塗鴉期的表現期, 對枯燥、單一的臨摹不感興趣, 根據年齡特點, 我們在遊戲中可以採取這樣一些形式:

Advertisiment

通過遊戲、激發興趣例如, 我們在活動區中為幼兒投放了畫線條的遊戲內容。 先帶幼兒去觀察飼養角, 看看裡面的小動物, 觀察一下籠子的樣子, 在區域遊戲時, 教師為孩子準備了印有大灰狼的白紙, 生動地說:“動物園裡的大灰狼要是走出來, 會吃掉小動物的, 咱們把它關到籠子裡去好嗎?”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畫了許多密密麻麻的線, 把大灰狼關在了裡面。 不但達到了遊戲目的, 又培養了孩子們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讓生活成為繪畫的源泉我們可根據本地的環境、季節變化, 來引導幼兒觀察環境、體驗生活。 如春天, 帶幼兒到郊外遊玩, 引導孩子們有目的的觀察, 回到教室, 讓幼兒把看到的、聽到的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

Advertisiment
畫的內容是孩子的親身經歷, 孩子是繪畫的主人, 體會到其中的愉悅, 興趣也隨之增加。

欣賞名畫、感受美繪畫來源於生活, 又高於生活。 為了進一步引導幼兒繪畫, 感受經典, 可讓幼兒欣賞一些名畫。 如在美術角放上希樂菲樂德的名著《鮮豔的水果》, 感受其色彩的鮮豔, 認識顏色的種類。 另外通過觀察大師的傑作, 使幼兒感受美, 從而大膽想像創作。 如命題畫“美麗的向日葵”, 我們搜集名家的畫、優秀的兒童畫、教師創作的各種花卉, 提前幾天張貼在幼兒能看到的地方, 用滲透式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大師的作品。

在繪畫過程中, 增加幼兒的自信心

在繪畫遊戲過程中, 我們要隨時觀察幼兒的情緒變化, 對孩子點滴的進步和閃光點加以表揚、鼓勵,

Advertisiment
當孩子遇到困難無以下筆時, 要引導其大膽作畫, 積極參與, 進而想像、創造。

我們要有耐心, 責任心, 不厭其煩的給予指導;要隨時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由於幼兒年齡小, 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 所以在繪畫過程中, 邊畫邊說的現象較多, 我們不能全盤制止。

要為幼兒創設展示作品的條件, 這是對孩子作品的肯定。 同時對作品的評價要選擇適當時機, 抓住教育的發展點進行整體評價時, 要從構思是否新穎獨特、想像是否奇妙、畫面是否豐滿等方面入手, 找出每張作品中的優點加以肯定。

願大自然美好的事物溶於繪畫之中, 讓繪畫成為孩子們生活的一部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