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正確添加輔食 勿讓寶寶養成“飲食病”

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餵飯, 用盡各種的招數。 最後孩子不僅沒有把飯吃完, 還讓寶寶得了“飲食病”。 家長應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餵飯, 用盡各種的招數。 最後孩子不僅沒有把飯吃完, 還讓寶寶得了“飲食病”。 家長應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到了給嬰兒添加輔食的年齡, 就要讓寶寶進行適宜的鍛煉, 否則, 寶寶的咀嚼能力、味覺發育就會落後于同齡兒童。 因此, 從嬰兒4個月起, 就可以依據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原則, 隨月齡的增加而逐步添加輔食。

Advertisiment
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邊吃邊玩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 但孩子又不愛吃飯, 就採取講故事、做遊戲等邊吃邊玩的方式。 這樣做的結果, 雖然能哄孩子將飯吃下, 卻進一步分散了小兒進餐注意力, 還易發生嗆食等意外。

不妨嘗試一下鼓勵法: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就不理他, 但當他又拿起勺子好好吃時, 立刻告訴他很喜歡他吃飯的樣子, 誇誇寶寶自己吃飯真棒;此外, 進食時保持環境的安靜, 氣氛的愉快也有助於孩子專心進食。

二、討厭某種食物顏色

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歡黑色的食物, 如芝麻糊、髮菜等, 對一些新奇的、與平時飲食味道不一樣的食物, 也可能不愛吃。

父母要利用適當的方式來吸引孩子, 譬如設計成色香味俱全及造型獨特的餐點、混合于孩子喜歡的食物中,

Advertisiment
或用孩子可接受的理由來引導;也可以給寶寶買有可愛圖案、顏色鮮豔的兒童餐具, 可以促進寶寶的食欲。

三、品種過於單調

有些媽媽過於擔心寶寶消化吸收不好, 不讓吃這不敢吃那的, 總給他吃那麼幾種常吃的“安全”食品, 反而會使孩子產生厭惡情緒, 導致寶寶不愛吃飯。

媽媽們要注意, 一成不變的菜式會影響大人的食欲, 自然也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欲啦。 可以試著改變菜的烹調方式, 儘量混合多種食物, 但要以口味清淡為主。 就如雞蛋, 也可以做成雞蛋餅、雞蛋羹、雞蛋湯等, 千萬不要總讓寶寶吃煮雞蛋。

四、受父母飲食習慣影響

很多孩子偏食、挑食的壞毛病都源于父母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如父母不喜歡吃某種食物, 家裡往往就很少買這種食物, 間接造成孩子偏食。 所以, 父母儘量不要在寶寶面前批評食物, 即使自己不喜歡, 也應該給孩子食用。

通常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學習周遭人物的行為舉止, 一些不良的飲食和用餐禮儀的形成, 可能就是在不自覺中學習到的。 要改善孩子偏食挑食問題, 家長可嘗試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 家長也應先樹立好榜樣。

五、父母太在意“吃飽”

有些孩子知道父母很在意自己是否吃飽飯, 因此就利用這些來控制父母, 提出諸多條件, 如你給我買什麼什麼, 我才會吃飯。

吃, 一旦變成“籌碼”, 問題也就無法消失, 更不能徹底解決了。 其實, 父母對於孩子吃得太少或不吃的焦慮,

Advertisiment
主要是擔心孩子營養不良、長得比別的小孩瘦小。 但事實上, 每個人的高矮胖瘦各有天生, 只要孩子健康, 並不差人一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