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是頭、脊柱及下肢長度的總和.
躺著量為身長,站立時量叫身高.
身高增加最快有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在生後2年之內共增加約36釐米,第二個時期在青春發育時期.這兩個時期增長的值對最後的身高起著決定性的影響.目前有的父母可能關心孩子的身高比體重更多,希望在家裡經常為孩子測量,生男生女幫推薦以下幾點要注意:
(1)測量時要脫去鞋、帽、襪子.
(2)最好在上午量身高.午後可能因疲勞而使脊柱受壓,測量值比上午低.
(3)測量方法要準確.體重因肥胖、消瘦,可重可輕,但身高只有逐年增加,除非到達老年.但有時會出現近一次的身高比前一次矮,主要是方法不正確.
Advertisiment
A.3歲以下躺著量.小兒睡在桌上,桌面靠牆壁,桌外緣撳下軟尺,刻度讀數到0.1釐米.頭頂靠牆壁,一人二手扶著頭使身體上緣與眼眶下緣的連接線與桌面垂直.測量者一手按住膝關節使之伸直,另一手拿光滑的木板,使二足平踏木板,將木板與桌面接觸點延伸到軟尺,讀數到0.1釐米.
B.3歲以後站立量.門上撳軟尺,零點自地面始.小兒二足靠攏直立靠門;頭、肩、臀、足跟四點及閘接觸.頭部位置同前.一手持一光滑木板輕壓頭頂正中部,即可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