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都希望他對人寬容、慷慨大方、善於溝通, 有家庭的觀念, 並且能努力追求成功!”這是當我們詢問父母希望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的時候, 大家回答的總結。
心理學家也贊同這樣的觀點。 法國兒童教育心理學家簡梅強調:“生活在變, 但是人生的基本道理並沒有改變。 ”
專家介紹, 和過去相比, 現代家庭的規模與結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家庭規模總體向小型化發展, 再婚家庭及單親家庭越來越多。 家庭規模與結構的改變, 使得家庭觀念、家庭的人際關係和教育功能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
Advertisiment
家庭中既會有溫暖的愛語, 甜蜜的親吻, 但是同樣也會有爭執、眼淚和喊叫。 讓我們的孩子感到幸福, 既是我們做父母的心願, 也是增強孩子的家庭意識和歸屬感的方法之一。 在孩子小的時候, 我們尤其應該多讓他感受到全家在一起的快樂。
為了説明他更好地認識家庭結構, 你可以鼓勵他用照片做一棵“家庭樹”, 告訴他堂兄堂弟、叔叔嬸嬸分別在什麼位置上。 孩子三四歲的時候, 就可以和他討論一下, 他最“愛“家裡的什麼他的堂兄、姨媽家的房子、奶奶家的花園……也可以讓他畫下來。
Advertisiment
離異家庭的大量出現, 讓傳統的家庭觀念越來越受到挑戰。 “我希望孩子能擁有完整的家庭, 但是我不希望他過和我們一樣壓抑的生活。 ”一位離異的父親說。 理想的情況是, 孩子能理解你, 慢慢適應這個複雜的世界。 但是, 有時情況並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和諧。 因此, 你需要仔細考慮清楚, 到底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