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的胎教可以促進胎兒大腦發育

B超顯示, 孕16周的胎兒已經開始出現胎動, 到了18~20 周, 准媽媽一般都能感覺到明顯胎動了。 胎動是胎兒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表現, 是胎兒自己的主動運動。 不僅如此, 胎動的頻率和強度, 還能傳達胎兒的健康狀況。 在胎動出現後, 如果能用聲音與動作和胎兒進行交流, 必能對胎兒出生後的社會適應能力產生好處。 一般來說, 在懷孕4個月以後, 胎兒在准媽媽腹中已經“入住”得比較安穩了, 此時適宜給胎兒做適當的胎教, 刺激一下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了。

一、音樂胎教

大約在孕16周的時候, 胎兒就有了聽力,

Advertisiment
而到孕24周左右, 胎兒的聽力已經接近成人, 這時可以開始聽胎教音樂。 播放音樂的時候, 母親坐在音響附近1-1.5米遠的地方, 音量適中, 讓音樂適度刺激胎兒的聽覺器官, 同時通過聽覺器官傳入大腦刺激腦神經, 能夠促進大腦的發育。

二、父母溫柔的聲音

醫學專家研究表明, 胎兒感觀能力的發育都有賴於記憶力的發育, 並且會反過來促進記憶力的發展。 也就是說, 胎兒的聽力、視力和皮膚感覺力等發育的同時, 記憶力也在快速發展。 當父親隔著媽媽的肚皮和胎兒唱歌, 或媽媽低頭溫柔地呼喚胎兒的時候, 只要不斷重複, 胎兒多次聽到後會在大腦中留下印象, 並刺激他作出高興、歡迎的反應。 這是一種“感覺——記憶——反應”的機制,

Advertisiment
經常這樣刺激會使腦兒的大腦活動能力增加, 使智力發育更好。

三、撫摸胎教

除了聽覺的刺激, 皮膚感覺力的刺激也能引起胎兒的熱烈回應。 法國心理學家貝爾納·蒂斯認為, 父母通過撫觸與胎兒交流, 可以使胎兒產生一種安全感, 讓他感覺舒適、愉快。

撫摸胎教, 顧名思義就是准爸、准媽用雙手輕輕地撫摸肚皮, 刺激或回應胎兒的運動。 有人通過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子宮中常受撫摸刺激的胎兒, 出生以後的翻身、握、抓、坐、爬等大動作發育較少受撫摸刺激的嬰兒要快, 而這恰恰也是嬰兒的大腦發育受到足夠刺激的一個明證。

胎教非常重要, 但也並不是越頻繁越好, 有許多要注意的事項。 胎教音樂的選擇要以輕柔、歡快的樂曲為主,

Advertisiment
搖滾、悲傷的歌曲不太合適;撫觸胎教要適可而止, 摸清楚胎兒在子宮內的作息, 他睡覺的時候就不宜進行刺激。 如果胎兒對撫摸呈現出用力踢肚皮之類的反應, 則應該暫停。 胎教雖好, 也要把握好尺度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