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正確育兒改變寶寶任性情況

如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 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 所以就會造成寶寶任性。 這個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了。 寶寶任性會影響日後的人際交往, 影響到學習與生活。 所以, 這就需要父母來説明寶寶改變任性。 育兒就是要把孩子培養寶寶的各個方面, 包括性格。 本文就來告訴父母如何育兒, 改變寶寶任性的情況。  

Advertisiment

正確育兒改變寶寶任性情況

 任性的形成原因和對策

那麼, 造成幼兒任性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1、家長的教養方式不當。 孩子任性時家長的態度如何, 家長是否注意孩子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等等, 這是關係到孩子是否任性的重要原因。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獨生子女比例的增加, 不少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 孩子想怎麼著就怎麼著, 缺乏行為規範和自我約束意識。 還有的家長對孩子在知識方面要求嚴格, 而在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社會適應性等方面沒有要求,

Advertisiment
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這樣的教養方式必然會造成幼兒的消極創造性行為。

2、同伴交往機會缺乏。 隨著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 出現了不少"高樓兒童", 這些孩子很少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一起玩。 同伴的缺乏, 導致幼兒的玩伴由成人來替代。 由於親子交往常常炒是一種平等的交往, 因此往往是成人造就孩子。 在這種不平等的交往情景裡, 如不是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培養, 孩子就會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識, 缺乏謙讓、自製的行為。

瞭解了孩子任性的原因, 我們就可以運用以下方法來進行教育:

1、明確要求, 預防在先。 家長平時對幼兒的行為要有明確的要求, 如制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 規則一旦制定,

Advertisiment
就要堅決執行, 以此來規範孩子的行為, 如待人接物的禮貌要求, 作息時間的安排等。 這些規則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並不是隨心所欲的, 而應該受到一定的約束。

2、家長教育孩子的要求、觀點應保持一致。 尤其在孩子任性時, 家長應統一要求。 如果一個嚴, 一個寵, 那麼孩子的任性會越演越烈, 很難得到改正。

3、採用"負強化"的方法。 當孩子任性時, 有的家長大聲訓斥、恐嚇, 甚至打罵, 這不僅無益於問題的解決, 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使幼兒進一步用任性的行為來與家長抗爭, 從而使他們更任性。 家長可以用"負強化"的方法, 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來對待孩子的任性。 例如, 孩子吵著要買玩具, 甚至在地上打滾,

Advertisiment
父母可採取不勸說、不解釋、不爭吵的方法, 讓孩子感到父母並不在意他的這些行為。 當孩子鬧夠了, 從地上爬起來時, 父母可以說:"我們知道你不開心, 但你現在不鬧了, 真是一個好孩子。 "並表示出高興、滿意和關心, 跟他講道理, 分析他剛才的行為對不對。 這種"負強化"的方法往往比較有效。

所以說, 育兒並不只是教育寶寶知識, 培養興趣。 還是要培養寶寶性格, 讓他們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