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處理孩子對學校的恐懼

問:既然恐懼症有許多不同的分支, 那麼一般常見的恐懼症都有哪些呢?他們又都有著什麼樣的表現?

答:恐懼症的種類一般包括:

1.場所恐懼症——場所恐懼症又稱之廣場恐懼症、曠野恐懼症、聚會恐懼症等, 這是恐懼症中最常見的一種, 約占60%。 患有此種恐懼症的人, 女性多於男性。 我們常說的一個人不敢走在曠無人煙的地方, 就屬於此種類型。

2.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多在17~30歲期間發病, 主要特點是害怕被人注視, 一旦發現自己成為了焦點之後整個人就會變得很不自然, 臉紅、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是最常見的表現方式。

Advertisiment
有的患者甚至會覺得無地自容, 因而不願社交, 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 集會不敢坐在前面。

3.單一恐懼症——單一恐懼症指患者對某一具體的物件、動物等有一種不合理的恐懼。 只要一看到或者聯想到該事物, 就會感覺到危險的存在。

對於青少年來說, 學校恐懼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發生在學齡孩子身上的心理疾病, 由於存在各種不良心理因素, 使學生害怕上學, 害怕學習, 具有恐怖心理, 故又稱“恐學症”。 其主要表現為害怕甚至公開拒絕去上學, 如果父母同意自己不用去上學則病症馬上得到緩解。

問:我的孩子在社交方面能力極差, 每到週末的時候, 他總是把自己牢牢鎖在房間裡面玩電腦遊戲, 不見他有什麼朋友。

Advertisiment
甚至早晨去上學的時候, 他寧願提前一小時起床走路上學, 也不願意坐公車。 他說他不願和人接觸, 尤其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說話, 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請問, 有沒有一些簡單易學的方法或者技巧來教孩子自我克制這種社交恐懼呢?

答:如果想讓孩子做到自我治療抑制恐懼症狀, 至少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逐步改變對自己的否定觀念, 培養自己的信心。

2.學會放鬆自己, 緊張時候深呼吸, 將心情平穩住。 通過這樣的訓練, 可以幫助孩子自己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助千克服遇到人時候緊張的反應。

3.運用鏡子療法, 早晨梳洗的時候, 對著鏡子中的自己大聲強調“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地改變!”細細體味自己內心的變化,

Advertisiment
聲音越大, 就越能把這句話說到自己的心窩裡。

4.運用系統脫敏法, 將所害怕的事情分幾個等級, 從較能應對的最低等級事件開始在頭腦中演練, 直到自己通過放鬆能夠應對, 逐步增大恐懼事件的程度, 直到在想像中自己能夠面對。

5.不做完美主義者, 不對自己定過高的要求, 也不要太去在意別人的看法進而迷失了自己。

6.不太在意自己身體或者行為, 往往越在意, 就越容易出現緊張情緒, 當緊張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