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解決孩子們間的爭鬥

有的家庭有兩個孩子, 因為照顧不過來, 會把大孩子放在老人家裡, 等到孩子長大一些的時候(一般懸上幼稚園的年齡)再接回來。 可是這種情況下, 一直留在家裡的孩子往往會對接回來的孩子產生戒備心。 而接回來的孩子由於陌生感, 無法很快融人家庭。 當一段時間後, 兩個孩子會意識到彼此的競爭關係, 而開始激烈的爭鬥。 而父母即使用盡訓斥、打罵等種種方法也無法解決。 而在孩子的立場上, 這種爭鬥的情況卻是出於他們保護自己的天性, 是正常而合理的。

但是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們不懂事,

Advertisiment
或是拿他們當壞孩子對待的話, 兩個孩子都很容易受到傷害。 因為這個問題對於孩子們來說是關乎生存的問題, 是一場爭奪父母關愛的戰鬥。

另外, 如果媽媽由於再次生育而辭職的話, 也會發生類似的情況。 大孩子好容易可以和媽媽在一起了, 會希望自己能夠獨佔媽媽, 而小的孩子也希望自己在媽媽的懷裡, 爭鬥就會頻繁發生。

父母要接受家裡的孩子可能發生爭鬥的現實。 首先, 父母不應偏袒更符合父母心意的孩子, 雖然表面上孩子的行為是正確的, 但是不合父母心意的孩子, 可能是由於感覺到自己會被父母所排斥, 才不會如實表達的。

所以當孩子之間發生爭議時, 父母不應該介入其中, 評判誰對誰錯。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判斷對錯後, 並訓斥做錯的孩子的話, 那麼被訓的孩子每次都會繼續被訓, 也就會對另一個孩子心懷怨恨, 即使一點點的小事也會找茬。 而且父母的介入有時反而會使得情況惡化, 應儘量少介入。 如果兩個孩子打架了, 父母只要去制止打架本身就可以了。 上前把兩個孩子分開, 送到各自的房間讓他們自己冷靜下來, 這樣做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否則的話, 如果不是很危險的打架, 就讓他們接著打好了。 兄弟姐妹之間的打架, 有時也可以讓孩子們從中學會妥協。 如果某個孩子哭著來告狀, 父母只要傾聽就好, 或是說一些“你肯定很傷心吧”之類的話。 可以安慰哭的孩子, 但是不要表現出“誰欺負你了”的態度。 而一方告狀,
Advertisiment
另一方肯定會為自己辯解, 父母只要聽著就好, 不要對於誰對誰錯進行評判。

兩個孩子都需要充分的關心, 所以父母不要表現出偏袒的態度, 應該努力做到一視同仁。 而且愛是有優先順序的, 應該努力先讓大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父母愛的。 愛的程度是相同的, 但是要有先後順序。 這樣, 當大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就會讓著弟弟或妹妹。

有時兩個孩子吵嘴或打架時, 可以用這樣的話來安慰大孩子:“弟弟(妹妹)讓你感覺很煩吧?”這樣大孩子會覺得父母是理解自己的, 心裡就會寬慰許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