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解讀寶寶的身體語言

科學家們曾研究過數千名嬰兒, 發現在寶寶學會說話前, 他們還沒有足夠的溝通、表達能力來順利傳遞資訊, 只能靠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達他們的一些想法和意願。 對於父母來說, 如果能正確地理解寶寶的身體語言, 就能瞭解寶寶的感受和需求, 給予其最貼心的呵護。 但是, 很多父母並不能很好地理解寶寶的這種特殊語言,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常見的幾種。

正確解讀寶寶的身體語言

第一種:寶寶皺起鼻子, 嘴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寶寶的悄悄話:媽咪, 我煩著呢!

第二種:一向喜歡與媽咪對視的寶寶突然開始不耐煩地躲避媽咪的目光,

Advertisiment
打哈欠, 或乾脆眯縫著雙眼不理睬媽咪。

寶寶的悄悄話:哦, 媽咪!你今天給予我的刺激太多了, 我累了!拜託, 讓我安安靜靜地待一會兒。

第三種:寶寶澄澈的眼底亮光閃閃, 突然口角牽動, 笑容驟現, 與此同時, 寶寶雙手晃動, 一副悠閒自在的模樣。

寶寶的悄悄話:我吃飽了, 喝足了, 尿布也很乾爽, 感覺很舒服, 沒有任何煩心的事情。 除了笑還有什麼能表達我此刻的心情?

如何訓練寶寶的身體語言, 從而發展他的語言能力呢?

營造一個溫馨的學習環境

寶寶在溫馨的環境中, 才可能讓自己的潛能發揮得最大。 溫馨的環境有助於寶寶智力的開發, 也有助於寶寶表達自己。

給寶寶發揮想像力的空間

Advertisiment

給寶寶一支彩筆, 一張紙, 鼓勵他畫畫, 任其想像的畫, 然後可以試著讓寶寶來講解一下他畫的是什麼, 有什麼含義。 或與寶寶一起看動畫片。 討論劇中人物, 這時一定要抓住時機教寶寶學說話。 這時的效果比平時更好。 這些都有助於孩子提高察言觀色的能力與學習合適的身體語言。

適時給予寶寶鼓勵和讚美

當寶寶發音正確或可以說出一個簡單句時, 父母要以微笑或者愛☆禁☆撫給予鼓勵。 跟寶寶說話時, 要注視他的眼睛, 不要兩手臂交叉抱在胸前, 給寶寶造成壓迫感和排斥感。

身體語言所表達出的一個人內心的意思, 有時比說話更為真實。 寶寶由於口語表達能力不夠成熟, 所以最擅長運用其身體語言,

Advertisiment
如高興時手舞足蹈, 生氣時捶拳踢腿, 難過時嚎啕大哭等, 都很明顯而容易被瞭解。 因此, 身體語言成為嬰幼兒在能夠以詞彙表達意思之前的一種與他人溝通的工具。

相關用戶問答